•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5 05:55:50 股吧网页版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智博

  如今,体育(赛事)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其真实内涵早已超越竞技较量和商业开发的表层价值,不断延伸至更为广泛且深刻的导向意义,从而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体育强是国民健康之基。于个人而言,体育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实践场。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理念以及“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指明,人民良好的身体健康水平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与此同时,体育对于个人精神力量的塑造也大有裨益。在运动(竞技)中所锤炼出的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的品格,会从体育场内延续至场外,使人在面对困境时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近些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场地设施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全民健身道路上所面临的“牛鼻子”问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增至484.17万个,同比增长5.42%;体育场地面积为42.3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3.0平方米。

  体育强是民族精神之魂。在宏观层面上,体育则升华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与凝聚力,成为塑造国人身份认同、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既表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幅以科技绘就的“和”字文化画卷,也蕴藏在刘翔、中国女排、樊振东等奥运健儿逆转夺冠的传奇瞬间。这些高光时刻共同构成了国人关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图腾,也向世界清晰传达了东方古国的文明底色。

  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将体育强国建设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这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全面发展体育事业,不仅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还有体育产业、文化等都要发展,才能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当今中国,“东亚病夫”的屈辱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从运动健儿赛场拼搏激荡民族精神,到全民健身筑牢健康华夏根基,体育事业早已深度融入国家发展的血脉。“体育强”“体育兴”不仅代表着竞技体育的成功,更是人民健康的标识、国家形象的窗口、社会活力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当体育强国梦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在那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止由金牌的荣耀铸就,更由无数心怀热爱、勇于挑战的灵魂共同加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