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交通“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会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玉宏介绍了山东交通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张玉宏表示,交通运输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环节和重要依托。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着力提升内联外通水平,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省际出入口分别达到6个和26个,“十四五”以来分别新增2个和4个,京杭运河济宁以南全线达到二级航道通航条件,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全线复航,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首位。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行,已成为济青两地居民通勤、旅游的首选。
二是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山东中欧班列运营线路达到57条,累计开行突破1.4万列,通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8个、60个城市,济南青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获批国家集结中心。278条国际货运航空、海运外贸航线畅达全球。特别是中欧班列推出的“齐鲁号·全球购”民生服务平台,进一步满足了山东民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需求。通过该平台,德国啤酒、意大利牛肉、法国葡萄酒等优质商品得以顺利进入山东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升了消费体验。
三是深入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青岛港铁水联运标箱量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公路货运量占81.3%,“十四五”以来下降3.4个百分点,助力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14.8%降至13.9%。比如,今年上半年,搭建了烟台西港区至滨州的铝土矿海铁联运通道,以“铁路+港口”全链条服务模式,有效串联起内陆工厂、临港企业、港口、铁路等各环节,有效推动物流成本降低、运输效率提升。
张玉宏强调,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发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同时要健全市场制度,完善准入退出等机制,平等对待经营主体,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此外,还将优化监管机制,保障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提升综合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