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超大型城市,上海正积极破解老龄化难题、满足银发族刚需。11月24日,上海老年大学推进提质扩容体系建设,在上海开放大学新成立4所分校:上海老年大学上海杉达学院分校、莲溪分校、交大昂立分校和新世界集团分校。
同时,共授牌48个教学点,包括分布在各区的马桥镇社区、漕泾社区学校、柘林成人学校、崇明区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等教学点,进一步完善全市老年教育服务网络。
据悉,按照《上海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上海老年教育联盟已构建起“1所市级总校+47所分校+65个教学点”的立体化办学格局,实现从“点上突破”到“面上覆盖”的全域延伸、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供给升级、从“打基础”到“上台阶”的内涵跨越,为上海打造“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筑牢根基。
这张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的办学网络,此次新增52所分校和教学点,其中多所布局于郊区,通过资源下沉重点破解远郊、农村地区老年教育资源短缺难题,全力打通老年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拓展多家行业企业分校和教学点,推动企业产品课程化、课程生活化,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优质学习资源。

上海老年大学“蓝马甲”志愿者在外滩大会上讲解人形机器人。徐瑞哲摄
当天,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江帆,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为上海老年教育发展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承担理论实践研究、规范标准制定、决策咨询服务等职能,以科研赋能老年教育提质升级。同时,校方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上海锦江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学校拓展老年健康管理、文旅融合等特色课程资源。
下一阶段,上海老年大学将依托上海开放大学的优质资源与平台优势,持续深化提质扩容,不断丰富课程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学校正联合企业开发品质生活类课程,布局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等前沿教学内容,推动老年群体从“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转变,让老年学员通过各类学习成果展示与实践应用激发创造活力,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乐学e时代银龄新风采——2025年度“银发e学堂”数智助老成果展示。
事实上,不止线下办校办学,线上也是老年教育24小时年中无休的移动课堂。作为上海开放大学“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银发e学堂”已成为上海学习网移动端“一网通学”平台的特色板块,成为长者数字学习的新场景、名师汇聚授课的新平台、精品资源展示的新空间和智慧教育实践的新样态。

银发e学堂“智慧助学助手——e爷爷”上线。
目前,“银发e学堂”凝聚社会力量创设了“四馆两厅”智慧学习场馆,包括智慧书画馆、智慧茶艺馆、智慧健康馆、智慧生活馆、银发演e厅和银发展示厅在内。为了让银发群体跟上数字化步伐,“银发e学堂”通过市区合力,建立特聘专家师资库,开发了一站式的优质课程及精品资源,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形成“课程学习、场馆体验、应用实践”闭环式智慧学习新模式。经过这5年建设,学堂已开设超过114个班级的线上线下课程,累计服务上海140万人次老年人,并获评全国“2025年新时代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