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为凝聚行业智慧、探寻发展新路径,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 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 “第二十届 21 世纪金融年会” 在北京盛大召开。在下午的“财富管理的低利率之问”分论坛上,北方信托合规创新部(消费权益保护办公室)总经理冯超参与了以“不动产信托与股权信托实践”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结合信托行业转型背景与企业实践,以 “生存、发展、情怀” 三层逻辑解读财富传承业务价值,并分享了北方信托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领域的创新突破。
作为信托行业从业者,冯超认为,信托公司的核心意义在于三个关键词。首先是 “生存” 层面,他引用金融监管总局资管司主要负责人的表述,强调 “财产独立、风险隔离和长期存续” 是信托公司区别于其他资管机构的核心特质,而财富传承市场正是这一核心特质的重要应用场景,为信托公司的行业定位提供了存在性肯定。
其次是 “发展” 维度。冯超指出,信托行业过去依赖的 “政信、通道、地产” 传统业务模式已逐步衰落甚至消亡,行业亟需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与盈利增长点。尽管单一财富传承业务的盈利性并非突出,但作为核心业务方向,其能带动信托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成为行业转型期的重要发展抓手,助力信托公司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最后是 “情怀” 层面的价值坚守。冯超认为,财富传承业务充分体现了信托制度的独立性,是信托 “媲美人类想象力” 的重要体现,更承载了信托行业的多重使命:既是信托贯彻人民性的实践,也是落实中央金融 “功能性而非盈利性” 定位的具体行动,更是践行 “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养老金融等重要部署的关键载体。
在分享企业创新实践时,冯超重点介绍了北方信托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领域的突破。据悉,近期全国已有六地落地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政策,天津作为第五地于 9 月正式出台相关政策,北方信托当月便成功落地 4 单相关业务。与其他五地以个人养老特需为主的业务方向不同,北方信托精准把握天津本地 “国企占比高、闲置资产多、资金循环慢” 的区域特点,结合中央及天津市委对存量资产盘活的政策导向,创新性地将业务聚焦于 “盘活存量企业不动产”。
冯超表示,北方信托通过发挥信托财产独立、集合运作、专业资产管理等制度优势,将企业闲置不动产纳入信托框架,为企业提供不动产盘活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政策落地后迅速达成三单业务合作,充分验证了该创新方向的市场价值与可行性,也彰显了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区域发展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