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詹钰叶
今年以来红利主题ETF强势吸金,份额与规模均较去年末增长近六成。其中,多只基金规模创下新高,百亿级ETF从去年末的2只增加至5只。业内建议投资者关注中期分红下的交易机会,结构上偏向于“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
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有72只红利主题ETF(名称中包含“红利”或“高股息”),较去年末增加22只;总份额为1344.59亿份,较去年末增长58.27%;合计管理规模为1853.09亿元,较去年末增加近57%。
多只红利主题ETF的规模创下新高。单只产品方面,去年末只有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规模超过百亿元。而目前,华泰柏瑞红利低波规模为260.42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89%;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规模为173.83亿元。此外,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还有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与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规模分别增长179%、160%与21%。
从规模增长情况看(剔除今年新成立的ETF),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以来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规模增长近11倍;华夏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规模增长近7.7倍;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QDII)、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博时中证红利低波100ETF、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等13只红利主题ETF的最新规模较去年末增长超100%。其中,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博时恒生高股息ETF等20只ETF年内获得超1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南方基金认为,红利资产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短期的暴涨,不要用“百米冲刺”的心态去炒作它,而要用“跑马拉松”的耐心去配置它,回调可能提供“倒车接人”的好机会。平安基金指出,红利资产核心优势在于高股息收益提供稳定现金流、低波动性有效控制风险,抗风险能力在震荡市中表现突出。历史数据显示,每到四季度或临近年底时,市场上关于“高股息”“红利策略”的讨论会升温,红利策略也往往迎来“高光时刻”。
对于红利资产的机会,长江证券分析师陈洁敏建议投资者关注中期分红下的交易机会,结构上偏向于“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短期看,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年初,投资者可关注上市公司中期分红下的交易机会。此外,近期PPI/CPI同比回升或代表部分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可以关注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具有业绩反转机会的“反内卷”主题,静态股息率代表的估值安全性是重要考量维度,现金流提升是行情持续性的保障。“反内卷”机会当下或更偏结构性,除周期板块外,投资者也可关注消费、制造领域的边际变化。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高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存在,尤其是具备稳定现金流和分红能力的优质资产。红利策略在无风险收益下行周期中仍具吸引力,其低波动特性与市场对确定性收益的追求形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