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险圈出了个新鲜事:一家名为“法巴天星财产保险”的新公司正式获批开业,成了国内第90家持牌财险公司。这家公司来头不小——由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小米系的银米科技和德国大众汽车金服共同出资设立,开创了“国际保险+中国科技+欧洲汽车金融”三方协同的新模式。这不仅是外资加码中国市场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也让人不禁好奇:这种“均股结构”下的合资险企,到底能走多远?
外资加码中国保险业:法巴天星保险正式获批开业
2025年10月24日,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拿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颁发的保险业务许可证,编号000266,意味着它已经具备合法展业资格。虽然原计划在10月底的金融街论坛上揭牌亮相,但最终并未举行公开仪式。不过从监管系统信息看,该公司早在10月17日就已获准开业,实际运营基础早已具备。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筹建早在2024年10月就被官宣。当时正值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时任局长李云泽亲自宣布了包括法巴天星在内的两家新设机构获批的消息。如今一年过去,牌照落地,标志着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持续看好与深度布局仍在推进。
股权结构揭秘:三方股东共治的“铁三角”格局
最引人关注的是它的股权结构。不同于以往常见的中外两方合资,法巴天星采用了罕见的三方持股模式: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四川银米科技(小米系)、大众汽车金融服务海外股份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形成一个“专业保险+智能生态+汽车产业”的铁三角组合。
其中,法国巴黎保险集团是核心专业方,隶属于法国巴黎银行集团,在全球30多个国家有业务布局。它此前已通过控股中荷人寿进入中国寿险市场,此次设立法巴天星,则是其在中国产险领域的首次落子。
而四川银米科技则是小米金融版图的重要拼图,由雷军持股90%的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全资控股。它还持有厚积保险经纪、新网银行等金融机构股权,显示出小米对金融服务的战略野心。
第三位股东大众汽车金服,则带来了丰富的车险场景资源。毕竟,车险作为财险第一大险种,天然需要与主机厂、经销商、维修网络深度绑定。三方合作,本质上是一场“能力互补”的资源整合:外资出经验,科技企业提供用户流量,汽车巨头提供使用场景。
尽管具体股权比例尚未披露,但从多方信息推测,法国巴黎保险与银米科技应为并列大股东,可能形成联合主导局面;大众方面则更偏向资源型股东角色。董事会席位安排虽未公布,但未来治理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合规,将是关键挑战。
为何是现在?中外股东的战略协同逻辑
站在各方角度看,这次合作可谓各取所需。对法国巴黎保险而言,这是其打造“法巴中国”综合金融平台的关键一步。在此之前,它已参股南京银行、海富通基金、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并于2024年7月设立了法巴证券(中国)。如今再拿下财险牌照,基本实现了在中国市场银行、证券、消费金融、寿险、财险的全牌照覆盖。
而对于小米来说,入股保险公司更是顺理成章。随着小米汽车逐步交付,“人车家全生态”闭环正加速成型。而车险、责任险等产品,恰好可以嵌入用户购车后的服务链条,提升粘性和体验。这与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布局保险的路径一致——用场景撬动金融,用数据优化风控。
正如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所言:“这是‘场景化+金融服务’融合的时代逻辑。” 当保险不再只是保单,而是智能出行的一部分,它的价值才真正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