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苍山洱海的碧波映翠到红河哈尼梯田的稻浪千层,从西双版纳的雨林茶香到昭通大山包的生态画卷,从滇中引水工程的钢筋铁骨到中老铁路沿线的产业园区……“十四五”以来,云南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铿锵步伐,在祖国西南边疆铺展了一幅“生态优先、产业提质、百姓增收”的壮美画卷。
这幅壮美画卷的背后,离不开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初心使命,紧扣云南省委“3815”战略目标,将信贷资金化作“及时雨”,将专业服务凝成“助推器”,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三大主战场精准发力、持续深耕。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贷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大关,较“十三五”末增长超过30%;“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2200亿元,用实打实的金融成效,为云岭大地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动能。
守牢“大国粮仓”:以全链条金融服务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始终以“保供稳价、强基固本”为核心,擦亮“粮食银行”“农地银行”两大特色品牌,构建起覆盖“种、储、加、销”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让云南的“米袋子”更稳固、“菜篮子”更丰足、“粮底子”更厚实。
从滇东粮仓的小麦收购到滇南坝区的稻谷储备,从化肥农资的保供稳价到种业振兴的技术攻关,该行以政策为引领、以资金为纽带,将金融服务嵌入粮食安全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切实扛起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使命担当。
在粮食收储与调控领域,该行严格遵循“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防风险”的工作指引,“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粮油贷款370余亿元,为粮食市场稳定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在种业振兴与农业现代化领域,该行始终以“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为引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重要决策部署,将金融支持延伸至种子研发、培育、推广全链条。贷款主要用于采购农作物种子、种子种苗培育、种子批发等,推动“云种”品牌走向全国。同时,该行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打造“农地银行”特色品牌,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核心的农地类信贷业务项目,切实践行了政策性金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责任担当。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领域,该行立足云南“山区多、物流难”的实际,聚焦农村大市场大流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农产品物流和农村物流两大主线,重点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与农村物流网点布局。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农产品流通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有效缓解了云南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及配套工程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激活“乡村引擎”:以精准化帮扶体系 赋能脱贫地区振兴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聚焦全省88个脱贫县和27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区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特色产业扶持、基础设施补短板、定点帮扶等重点领域下足功夫,将金融资源向脱贫地区倾斜、向重点人群聚焦、向民生领域延伸,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十四五”以来,该行累计投放金融精准帮扶贷款超过1000亿元,让脱贫地区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让乡村振兴的“幸福花”越开越艳。
聚焦服务重点区域人群。一是夯实组织保障基础。该行成立支持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省分行领导党建联系行和重点帮扶县包点机制,省分行挂钩处室跟进帮扶。二是搭建平台强化协作。严格贯彻农发行总行“三方协议”工作要求,聚焦全省脱贫地区,尤其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高原优势特色产业,以及“百千万”示范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沟通对接,积极宣介农发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差异化支持举措,促进政银帮扶政策有效衔接。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精准帮扶贷款余额超过1100亿元,连续四年高质量完成了全省脱贫县机构各项贷款投放全覆盖目标。
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畅通沟通机制。该行持续深化与省发改委等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会商机制,积极宣介农发行支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典型范例和信贷政策。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司到云南专题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信贷支持工作。二是突出支持重点。坚持将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与该行信贷政策、业务特点有机结合,支持领域上把安置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及小微企业扶持有机结合,及时组织完成全省1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一区一策”金融服务方案编制工作。“十四五”以来,该行累计投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贷款300余亿元。
聚情“四融一体”帮扶体系。一是持续发力东西部协作。该行以“东西协作、万企兴村、定点帮扶”为抓手,凝聚乡村振兴的多方合力。在东西部协作领域,不断完善梳理东西部协作项目库;创新探索东西部“联合贷款”信贷模式,打造东西部协作联合贷款典范。“十四五”以来,该行累计投放东西部协作贷款超过200亿元,与上海分行创新探索更加契合实际需求的东西部“联合贷款”信贷模式,成功获批8.59亿元贷款支持普洱市景谷县光伏发电清洁能源项目,完成云南分行跨省联合贷款“零”的突破。二是主动融入“万企兴万村”行动。该行主动加强与省工商联等“万企兴万村”成员单位沟通对接,择优支持重点企业,在省工商联2023年度首批“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典型选树创建活动中,该行辖内保山市分行获评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金融机构,47个项目获评“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德宏州分行获评为2024年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评选对象。三是精耕细作定点帮扶。压实帮扶责任,连续三年印发年度定点帮扶马关县工作意见,明确年度帮扶工作任务、思路和举措。“十四五”以来,该行累计对马关、宣威直接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过3200万元,直接投入有偿帮扶资金超10亿元,购买马关、宣威农产品700余万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5700余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及技术人员17000余人次。在驻滇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多年获得“好”的等次。
服务“国家战略”:以立体化信贷支撑 推动云岭高质量发展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紧扣党中央对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发展要求,将政策性金融服务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以立体化信贷支撑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搭建“四梁八柱”,让云岭大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能级提升。
在辐射中心建设领域,该行主动把握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总行支持,从信贷规模、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倾斜。截至2025年10月末,该行共审批面向南亚东南亚项目超过20个,已投放超过70亿元,重点支持跨境物流枢纽、口岸基础设施、外向型产业园区建设。
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该行以“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目标,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骨干力量,“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基础设施贷款超1000亿元,重点支持农村路网、水利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业务布局,让云南的基础设施“硬实力”持续提升。在农村路网建设上,该行累计投放贷款330余亿元,支持建设农村公路8000余公里、桥梁120余座。在水利建设方面,该行以“三水共治”(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为核心,做强“水利银行”品牌,“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水利建设贷款160余亿元,重点支持滇中引水、南瓜坪水利枢纽、清水河水库、腾冲灌区等172项、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该行紧扣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使命担当,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信贷服务全过程,“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80余亿元、农村清洁能源贷款超10亿元、农业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贷款110余亿元,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十四五”以来,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的每一笔贷款、每一个项目,都紧扣云岭百姓的民生期盼,都服务于云南发展的战略大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之年,该行将继续坚守农业政策性银行定位,以更精准的信贷投放、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更有力的责任担当,在保障粮食安全、深化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让金融活水继续滋养云岭的山川田野、村寨园区,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