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更是我们矢志图强的底气;奋楫潮头、敢为人先,‘向新’是破局突围的密码,更是笃行不怠的追求;万众一心、共赴新程,‘向未来’是接续奋进的号角,更是我们携手并进的邀约。”
◎记者黄淑慧闫婧
江苏如东,这片江海相拥的土地,正以“如日东升”的昂扬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全速前行。
11月21日至22日,第十七届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下称“海洽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召开。此次海洽会以“向海·向新·向未来”为主题,一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的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50亿元。
“如东,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更是我们矢志图强的底气;奋楫潮头、敢为人先,‘向新’是破局突围的密码,更是笃行不怠的追求;万众一心、共赴新程,‘向未来’是接续奋进的号角,更是我们携手并进的邀约。”11月22日,如东县委书记杨万平在海洽会上致辞时表示。
向海图强筑牢蓝色根基
拥有86公里海岸线和4555平方公里海域的如东,始终与“海”紧密相连。
“对于如东而言,海既是黄海,也是上海,亦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蓝海,更是未来梦想的星辰大海。”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道出了如东“向海”发展的多元内涵。
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倪春青表示,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深层次跨江融合、大力度向海发展,正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南通“下一个万亿看沿海”,如东是南通向海发展的前沿阵地。
秉持向海图强的发展宏愿,如东举全县之力建成了深水大港洋口港。现如今,全国最大的LNG能源岛加速崛起,年均接卸量稳居全国前列;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迎风转动,风电装机容量占江苏全省的四分之一;20万吨级深水航道通江达海,如东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攀升至第28位。
“如东力争2030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提升至40%以上,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邵锋在做如东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推介时表示,如东将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禀赋优势,扎实推进海洋强县建设,系统布局海洋新能源、涉海材料制造、海工装备、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加快引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海洋产业新质生产力集群。
在此次海洽会上,东南大学如东海洋研究院揭牌。东南大学和如东县联手打造的这一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旨在聚焦海洋经济发展,推动高校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耦合,让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在如东开花结果。
向新攀高激活产业动能
“向海”是基因,“向新”是追求。
“近年来,如东持续推动产业向新攀高、向新求进、向新逐绿。”杨万平表示,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与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风光气氢储”绿色能源格局已然形成,让如东成为重大项目投资布局的优选之地。
此次海洽会,正是一次“新”力量的展示。一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的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50亿元。
邵锋表示,如东正抢抓黄金发展机遇,着力打造“1+3+N”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与此次海洽会的主题“向海·向新·向未来”高度契合。1是指“向海发展”主战略,3是指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N则是N条未来产业赛道,包括氢能、新型储能、纳米新材料、未来通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
举例而言,在氢能领域,中天科技高端氢能装备研发测试中心投入使用,未来如东将重点围绕“制、储、运”,在应用场景、制氢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发力,打造绿电绿氢产业示范,并系统研究推动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再如纳米新材料领域,依托江苏全省首批、南通全市唯一的化工中试基地,如东与龙头企业纳微科技、北京大学苏南研究院强强联合,已落户高端特种尼龙等6个项目,正加快建设纳米新材料产业园,重点聚焦纳米新材料、纤维新材料、功能膜材料等领域。
向未来进发绘就协同蓝图
依托“向海”的底蕴与“向新”的活力,如东的目光坚定地投向未来。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南通过江通道、新机场等关键交通布局全面提速,洋口港金牛码头、通苏嘉甬如东延伸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在“十五五”期间,诸多利好将在如东交汇叠加。
11月22日,金牛码头一期工程宣告交工。金牛码头是如东为提升洋口港“大进大出”集疏运能力所实施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一期工程于2023年10月启动,总投资约23亿元。
杨万平表示,站在前所未有的发展风口,如东将锚定“奋力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总体定位,全力建设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省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在“七虎竞南通”中跑出如东“加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东凭借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良的营商环境,与上海的合作具备天然禀赋和广阔空间。
此次海洽会期间,为进一步加强两地园区合作共建,推动产业转移、项目共建、人才交流、技术协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如东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洋口镇分别与长三角科创投资促进会、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上海化学工业区签订战略协议,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长三角科创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雷表示,如东的产业与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同频共振。促进会愿以此次海洽会为契机,与如东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战略合作,携手打造产学研创新高地,构建全产业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等。
企业的信心和动力,是区域未来最好的注脚。如东当地企业九州星际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新基在会上表示,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浪潮,公司将继续以引领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创新应用为愿景,拓展产业价值链,开辟产业新蓝海,在新能源、低空飞行器、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为公司的新材料寻找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构筑“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