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3 23:47:20 股吧网页版
“灵光”4天下载量突破百万 国产AI应用驶入快车道
来源:证券日报

  11月22日,蚂蚁集团旗下全模态AI助手“灵光”上线仅4天,下载量突破100万,并登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其热门功能“闪应用”因访问量激增一度短暂宕机。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场由中国本土企业发起的“AI普惠运动”,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生成式AI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应用领跑的跨越,更揭示出全球AI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当技术突破与真实场景需求形成共振,中国正以“场景驱动”模式开辟AI发展的新范式。

  AI应用加速去门槛化

  值得关注的是,上线4天破百万的下载量,已刷新全球现象级AI产品的用户增长纪录。移动应用分析机构Appfigures数据显示,ChatGPT上线首周下载量为60.6万,Sora2达成百万下载耗时5天,而“灵光”将这一进程压缩至4天。

  据了解,灵光首批上线三大功能:“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灵光开眼”。上线4天内,团队已紧急扩容8轮,重点保障“闪应用”稳定运行。

  灵光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多模态技术成熟与用户需求爆发的精准契合。这款被称为“手搓应用神器”的AI助手,开创性地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支持编辑、交互与分享,也是业内首个能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可输出3D模型、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丰富形式。

  更重要的是,灵光直击传统AI应用的核心痛点。早期大模型多以纯文本交互为主,用户需跨越较高的认知门槛;而“灵光”强调原生多模态交互——用户无需懂代码、不必学操作,仅用生活化语言描述需求,即可获得可直接使用的实用工具,实现了从“给信息”到“给工具”的本质跃迁。

  “灵光的出现标志着AI生产力正加速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上述人士表示,过去,开发工具仅为专业开发者所用,而像合租账单自动拆分、旅行行程智能规划这类长尾需求,因商业价值低长期被忽视。如今,AI让这些小而美的需求也能被高效满足。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技术普惠正是国产AI短期内实现用户爆发的核心驱动力。国产AI已突破极客与开发者的圈层,真正走进大众生活——从办公辅助、生活服务到情感陪伴,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快速扩展。

  应用引爆产业变革

  灵光百万下载的背后,是中国AI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崛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份,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幅高达106.6%,普及率达36.5%。

  政策支持同步加码。2025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AI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价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截至2025年9月,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5300余家,占全球15%,已构建覆盖基础底座、模型框架到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应用引爆—数据反哺—模型优化—产业重构”的链式反应正在多领域显现。在制造业中,AI预测性维护可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医疗领域,基层医院借助AI辅助诊断平台大幅提升影像判读效率;直播电商方面,2025年“双11”期间,基于文心大模型的百度“慧播星”数字人带货GMV同比增长91%,开播直播间数增长119%,83%的主播使用过数字人。

  灵光产品负责人蔡伟表示,相比于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期,AI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灵光的爆发,无疑加速了行业“拐点”的到来。它证明了AI不应止步于技术展示,而应下沉到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去解决问题。

  “随着用户习惯养成、基础设施完善与政策红利释放,AI正从技术变量转变为重塑生产力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张毅认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