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近期中国股市快速走弱,并出现单日恐慌式抛售,市场悲观情绪弥漫。原因在于,临近年末部分投资人保收益和降仓位动机较高,FED降息预期的降温、美股波动加剧与内部政策缺位交织助推了交易波动和信心走弱,加之权益产品备案放缓市场增量供给不足,客观上股市微观结构受到负面冲击。与当下谨慎共识不同的是,国泰海通策略坚决看好中国市场前景,股指进入击球区:1)尽管上证回撤5%看似不大,但创业板指高点回调 12%、科创50指下跌近20%、恒生科技下跌22%,调整时间和空间已与历次牛市主线回调相当,恐慌抛售杀出交易风险释放。2)市场对年末经济工作会议讨论不多,考虑眼下走弱的增长现实和十五五开年经济增速的重要性,政策窗口期临近市场有望建立新预期。3)中金公司合并标志资本市场改革加快纵深,21日16只硬科技ETF迅速获批隐含监管层稳定市场的决心与行动部署。机会总在恐慌中出现,我们认为,中国股市将逐步企稳与展开跨年攻势,上升的空间还很大,眼下是增持的良机。
中国资本市场处于大发展的周期,股指向上还有很大空间。多数投资人仍持有的是熊市思维而非牛市思维,持有的是周期框架而非转型框架。需看到的是,过去造成股市估值折价的因素已消解(担忧中美冲突/经济能见度下降/资产负债收缩),2025年以来对外更自信/对内更稳定、尾部风险下降/人民币资产逐步企稳,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处于估值回升和大发展的周期,行情还有较大空间。在此基础上,传统领域经营预期的弱化和高收益/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消解,中国“刚兑”思维历史性的打破,资产管理需求开始井喷,2026年增量入市的规模有望超出共识。进而,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是题中必有之意,基础制度的改革和稳市机制的构建有助于提振社会对资本市场的可投资性认识与风险认识。投资上,传统领域尾部风险降低(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到期债务减少、营收和库存企稳)和新兴领域扩张(高技术行业扩张、制造业全球扩张)提供了改观线索,我们预计2026年全A非金融将首次出现双位数盈利增长至10.6%。
布出先手棋,备战跨年行情:看好科技、券商与消费。美股AI波动与Google创出新高更似AI结构切换而非走势终结,中国也将在12-2月迎来政策、流动性、基本面的共振期,市场调整后组合上逐步增加进攻性。看好:1)科技成长。AI模型进展加快,应用加快推进,国内算力基础设施短缺。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计算机/算力,以及制造业出海:电力设备/机械设备。2)大金融: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有望重振风偏,银行中期分红提前,12月风格或攻守易势,推荐:券商/保险。3)消费:调整三年后,估值与持仓处于低位,宏观尾部风险降低与潜在增量政策,结构性机会将出现,推荐低股价、低库存、动销好转的消费股: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酒店/免税等。
主题推荐:1、AI应用:谷歌/阿里打破应用端沉寂,看好港股互联网/全球智算基建。2、机器人:宇树/云深处新品发布提速,看好关键零部件与新材料。3、内需消费:看好体育赛事/冰雪旅游。4、新疆基建:看好新疆清洁能源/电力电网/风光储氢投资。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