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逐步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博弈窗口,当前仍缺乏明确方向指引或共识,叠加外部降息预期频繁扰动美股抑制风险偏好,市场整体延续高位震荡。配置上,高切低现象继续但节奏难把握,银行本轮涨势近尾声、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市场机会迎来短期迷茫时刻,但趁着AI产业主线调整进行布局是良好时机,有业绩支撑领域也可布局,包括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
市场观点: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博弈窗口
市场热点1:如何预期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明年宏观政策力度?
按以往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中上旬召开,市场通常在11月末将逐步转向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宏观政策的博弈,市场也即将进入到博弈窗口。我们预计2026年GDP增长目标或与2025年持平,对应宏观政策力度将较2025年有所提升,赤字率、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提升,促进服务消费、房地产调控力度有望加码。
市场热点2:如何看待9月非农数据及12月美联储降息概率?
9月非农数据出现分化,新增就业回升但失业率同步走高,指向就业市场维持韧性、走弱风险仍存。但考虑到9月并未出现就业数据大幅走弱,10月非农就业数据因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在12月FOMC会议前无法公布,因而降息推迟至1月概率有所增加。
行业配置:AI主线“至暗时刻”,但长期信心坚定不移
配置热点:市场见底前银行如何博弈,以及当下银行高股息逻辑短期能否持续?
复盘市场见底前银行表现的历史案例,发现:①大多数情况下(7/10),市场真正见底前,银行会先有一波上涨、后经历一波下跌,即银行上涨的阶段性顶部并不能对应市场见底,而是银行进行先涨后补跌连带着市场下跌后才会真正见底;②市场底前银行倒V走势中,通常先一波上涨的幅度在5-10%,随后一波下跌的调整幅度3-9%,即后下跌幅度小于先一波上涨幅度,本轮银行涨幅8.3%;③4%股息率是银行高股息逻辑能否形成支撑的临界点,而当前银行股息率再度回到7月初的3.9%左右水平,高股息逻辑短期支撑力不足,银行已具备回调压力。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下行速度超预期;市场交投情绪变化难以有效预测;历史行情复盘的局限性或视角偏误;美股波动加大对A股产生风险抑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