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近日发布批复,同意陕西旅游IPO注册申请,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这意味着公司有望成为近五年来A股首家文旅类上市公司。
陕西旅游上市申请于今年5月30日获上交所受理,11月7日过会,是2023年“827新政”以来全国首家受理的文旅类企业。公司经历两轮问询,从受理至上会历时仅5个多月。
上交所重点关注了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代表性、旅游演艺业务、特许经营权、募投项目、同业竞争等多个关键问题。
陕西旅游重点阐释了华山西峰索道与同行的竞合关系,并强调了其特许经营权到期后续期风险较低。同时,公司就其旅游演艺业务著作权权属清晰性、关联交易合规性等问题作出了说明,以期打消外界疑虑。
此次IPO,陕西旅游拟募集资金15.55亿元,用于收购太华索道股权项目、收购瑶光阁股权项目、收购少华山旅游索道项目、泰山秀城(二期)建设项目、少华山南线索道项目、太华索道游客中心项目和太华索道服务中心项目。
资料显示,陕西旅游成立于1988年,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公司依托华清宫、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主要从事以旅游演艺、旅游索道和旅游餐饮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运营。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陕西旅游分别实现营收10.88亿元、12.63亿元、5.16亿元,归母净利润4.27亿元、5.12亿元、2.04亿元,总体看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旅游演艺是陕西旅游的核心业务,其中《长恨歌》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长恨歌》收入占比达到57.63%,在业务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2022年至2024年,陕西旅游演艺业务收入从8262.54万元增长至7.39亿元,其中《长恨歌》演艺收入的占比始终保持在90%左右。
记者注意到,上一家上市的文旅公司为西域旅游。西域旅游2020年8月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它是新疆唯一的旅游类上市公司,拥有天山天池核心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西域旅游主营业务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涵盖旅游客运、高山索道观光、游船观光、温泉酒店、旅行社等服务。
近年来,文旅公司上市并不顺利。随着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湖北鄂旅投等同行在2023年相继撤回申请,沪市主板的文旅企业IPO队列一度清空。
部分文旅公司冲击A股IPO迟迟未果。如华强方特2012年第一次谋求上市,2015年新三板,2019年创业板申请,2020年6月终止,2020年12月第三次申请。2020年12月,华强方特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再次启动IPO进程。华强方特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68亿元、69.0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01亿元、7.11亿元。这已是华强方特第三次筹备IPO。
部分文旅公司转战港股市场,如瘦西湖、活力集团、印象股份等纷纷筹划赴港上市,锦江酒店筹划“A+H”双平台运作。
日前,瘦西湖文旅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文件。在此次筹划赴港上市前,作为江苏省扬州市唯一的水上游船观光持牌运营商,瘦西湖文旅已在2017年5月挂牌新三板。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表示,“前几年文旅类公司上市遇阻主要是因为碰上了新冠疫情,业绩大幅亏损。总体来看,文旅类公司上市难一是因为行业本身受经济周期、突发事件影响大,业绩波动大;二是因为许多文旅企业依赖卖门票来盈利,其他收入占比低且普遍重资产,其持续盈利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