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文嫣)由毕马威联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发布仪式”于11月21日举行。毕马威方面发布了《毕马威中国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下称“报告”),称在政策、资本等多维着力下,高端装备迎来“黄金发展期”。
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已形成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全国占比32.5%,产业集聚和协同效应显著。在资本层面,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在高端装备领域融资事件与金额均占全国近半,显示资本市场对该区域的强烈信心。
《报告》显示,在机器人领域,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新兴品类增速显著;能源装备行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面临“内卷式”竞争,政策正引领行业向“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转型;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商业化重点可发展领域将集中在城市空中交通、农业化应用以及低空旅游;智能交通装备则围绕5G与V2X(车联网)、算法与大数据、激光雷达与自动驾驶展开。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提出了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破局突围之路。首先,企业需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制造自主化,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同时加快自主研发进程。其次,应强化数字赋能,助力企业向智向绿发展,其中工业互联网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产业链、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引擎。再者,需撬动资本加大投入,塑造企业胜势,鼓励企业积极拥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作用。同时,产业发展需要从“单点突破”转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协作效率。最后,企业应加快出海步伐,深化全球化布局,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本次“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评选结果”显示,在赛道分布上,新兴产业技术装备赛道占比达34.2%,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专注于集成电路装备研发与生产的榜单企业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10.5%;机器人赛道则以31.6%的占比稳居第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上海凭借与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的城市定位、成熟的产业生态和对外开放门户的枢纽优势,成为本次高端装备上榜企业最多的城市,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则几乎平分秋色,合计占比近60%,印证了“上海创新引领+苏浙皖高效协同”区域模式的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