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资本市场迎来一波“硬科技”热潮!证监会一口气批准了16只聚焦高科技领域的基金产品,其中包括首批7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只科创板芯片ETF、4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以及2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这波操作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AI和芯片等前沿领域的新工具,更被视为监管部门力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确信号。我看到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增量资金真的要来了,而且是冲着“新质生产力”来的。
首批人工智能ETF获批,瞄准1.85万亿市场
这次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首批7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正式落地。这些产品跟踪的是今年5月14日才发布的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精选出50家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技术和应用的上市公司,最新自由流通市值高达1.85万亿元。易方达、华泰柏瑞、工银瑞信、鹏华、摩根等七家头部基金公司拿下批文,未来竞争势必激烈。业内预计,若按每只产品平均募集20亿元估算,仅这一批AI ETF就可能为市场带来约140亿元的新增资金。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不仅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更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关键一步。
芯片赛道持续加码,ETF矩阵加速扩容
除了AI,芯片领域也再次获得强力支持。此次同步获批的还有3只科创板芯片ETF和4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进一步丰富了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工具箱。目前市场上已有9只同类ETF产品,总规模达541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芯片板块的高度认可。随着这批新产品获批,芯片主题ETF的覆盖范围更广、细分更精准,能让普通投资者更便捷地“一键直达”硬科技核心赛道。一位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有助于引导更多资源向以科创板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倾斜,提升整个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发展活力。
快速获批释放强烈信号,资金即将入市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产品的审批速度堪称“神速”——部分基金在11月21日当天提交申请,当天就拿到了批文,充分体现了监管层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多家媒体和业内人士都认为,这种“火速批复”传递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导向。现在万事俱备,只待发行。业内普遍预计,这16只新产品将很快启动募集,吸引一批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资金入市。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多几个基金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指挥棒”正越来越清晰地指向科技强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