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在深圳前海举行。与会嘉宾围绕“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会议主题,共商“十五五”金融发展大计,绘制大湾区深化金融改革新蓝图。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时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中国在关键发展时期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前进方向。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先行、前沿阵地,需积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活发展动力引擎;依托独特制度优势,在探索金融制度创新与开放合作中先行先试,积极服务湾区建设发展;加强“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化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极。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引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中的作用,把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激励创新、引导社会向上发展的关键力量。“十五五”时期,应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从资产端、需求端、制度端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基于规则、开放包容、共享增长的“中国方案”。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十五五”时期,保险业要积极护航实体经济发展、筑牢产业安全屏障,夯实民生保障、守护社会安全底线,防范重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应对新型社会风险、提升公共安全能力,更好发挥作为经济社会“减震器”与“稳定器”作用,助力“十五五”时期金融安全与发展。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指出,AI技术快速迭代,金融资产中的科技应用发生快速且深刻的转型。通过融资租赁、产业链分工等将重资产转化为轻资产,并以全栈式重资本支撑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趋势。大湾区凭借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产业链协同与制度创新,正成为“轻资产、重资本”转型的核心实践区域,要持续推进这一转型进程,推动产业链共赢与创新迭代,助力金融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