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19:23:10 股吧网页版
侧记:淮河治理 再落关键一子
来源:人民网

  深秋的淮河之畔,秋风携着绵绵细雨,滋润着两岸斑斓的土地。

  11月17日,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开工,安徽省明光市潘村洼堤防农庄涵、江苏省泗洪县溧河洼八圩涵两地同步先行开工建设。现场,一台台施工机械如钢铁卫士般整齐列队,巨大的机械臂直指苍穹,蓄势待发。随着开工指令下达,第一铲带着希望的泥土郑重掘起——这项承载着沿淮百姓千年安澜梦想的关键性工程,正式从规划蓝图迈入建设现实。

  源起:水患旧疾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尽了淮河流域的富庶,也隐含着其说不尽的沧桑。

  淮河,曾是一条尾闾通畅、独流入海的河流。但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打乱了其原有的排水体系。自此,淮河失去入海通道,变得桀骜不驯,水患成为沿淮人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小时候,一听下大雨就害怕,夜里都不敢睡踏实。”在开工现场不远处,一位古稀老人王大爷,望着作业中的施工机械,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盼了一辈子,就盼着淮河能真正‘老实’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成为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从治淮19项骨干工程到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一代代治淮人接续奋斗,流域防洪体系日臻完善。然而,由于黄河夺淮留下的“后遗症”——洪泽湖对中游洪水的顶托影响,淮河干流中游仍像被扼住了“咽喉”,汛期高水位时间长,洪水宣泄不畅,“因洪致涝”问题突出。

  行洪区,是淮河泄洪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关键时刻用于扩大泄洪断面,是解决淮干防洪问题的“钥匙”。如今开工的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工程,正是国务院确定的进一步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也是国家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解缚:贯通瓶颈

  打开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规划图纸,一条红线串联皖苏两省。工程地处淮干中游承上启下的关键河段,如何兼顾流域防洪大局与两省具体需求?怎样协调跨省、跨部门的复杂前置要件?这些无一不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事虽难,做则可成。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淮干浮山以下段工程自2010年即启动前期工作,协调解决局部及整体利益诉求差异、自然保护区占用等难题,在办理用地预审、环评等要件过程中,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安徽、江苏两省继承和发扬团结治水的优良传统,坚持流域协同治理、局部服从全局,加强上下游、左右岸的统筹协调,按照日调度、周会商、月统筹的方式,汇集多方力量,持续发力、精准突破,有力有序推动工程前期工作。

  一场场会议、一份份文件、一次次沟通,汇聚成克服自然保护区占用、用地预审、环评等一道道难题的力量。从2012年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到202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最终批复,每一步都凝聚着各方的心血与智慧。

  前期工作的稳步推进,为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贯通淮河干流中下游的行洪瓶颈按下了“快进键”。

  新程:安澜筑梦

  从图纸到现实,这一铲泥土,压实的是淮河安澜的未来。

  工程实施后,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河道行洪能力将大幅提高;淮河干流洪水可通过新开辟的冯铁营引河就近入洪泽湖,缩短淮河入湖通道60公里,使得近半数的洪水就近入湖,可有效降低淮河中游控制站水位,缓解中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位于浮山以下段河道右岸的潘村洼行洪区将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不再承担行洪任务,为区内群众创造了更安全、更稳定的发展环境,左岸的鲍集圩行洪区将调整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一部分,其启用标准相应提高;溧河洼经过治理,将有效解决怀洪新河、新汴河、奎濉河等骨干河道排洪入洪泽湖不畅等突出问题,防洪除涝标准得以提高,同时有效减轻溧河洼两侧圩区和泗洪县城的防洪除涝压力。

  工程的建成将补齐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的关键一环,使浮山以上各段已建的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的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改变淮河中游中小洪水“关门淹”频发的状况;同时工程将与上游已实施的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下游开工建设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形成“接力”,构建畅通的淮河中下游洪水通道,对完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体系,切实保障千里淮河长久安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淮河长久安澜的梦想,正随着工程的第一铲土,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深深扎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