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海外科技巨头强劲财报缓解“AI泡沫”担忧。美东时间11月19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三财季财务数据。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实现创纪录的57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62%,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51.9亿美元;净利润为319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
公司业绩方面,港股科技巨头三季报继续彰显业绩韧性。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收入1131.2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腾讯控股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9%,净利润达631亿元。中芯国际三季度营收为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净利润同比增长43.1%,达到15.1亿元。
受隔夜超预期的9月非农数据以及美股跳水下跌影响,2025年11月21日港股全线低开;恒生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超2%,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超3%。有市场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仍处于通道中,12月的议息会议将在9日和10日举行,这意味着美联储仍能对整体就业情况进行评估。
近期市场震荡调整,聪明资金越跌越买。Wind数据显示,11月20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达90亿元,港股相关ETF资金净流入居前。流入前5板块为恒生科技(净流入23.5亿元)、半导体(净流入11.5亿元)、科创50指数(净流入10.8亿元)、港股互联网(净流入8.9亿元)、黄金(净流入8.7亿元)。
中信证券认为,2026年港股将受益于内部的“十五五”催化,以及外部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自身来看,港股不仅具备了国内完整的优质AI产业链公司(包括基础设施、软硬件、应用),叠加越来越多的优质龙头A股企业赴港上市,预计港股将受益于境内外市场的流动性外溢和AI叙事的持续催化。随着港股基本面的反弹叠加其依旧显著的估值折价,港股市场有望在2026年将迎来第二轮估值修复。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1月21日 13:57,港股通科技ETF(159262)盘中换手8.48%,成交4.65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1月20日,港股通科技ETF成立以来累计上涨9.3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9%,小米集团-W涨近1%,联想集团跟涨。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11月20日,港股通科技ETF近3月规模增长23.99亿元,实现显著增长。份额方面,港股通科技ETF近2周份额增长2.34亿份,实现显著增长。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港股通科技ETF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3270.41万元。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旨在反映能通过港股通买卖,业务与科技主题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指数剔除了医药、汽车和家电,聚焦TMT行业,科技属性更加纯正。
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中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45%,其中第一大权重股阿里巴巴-W权重占比超17%!叠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核心“硬科技”标的,形成高浓度科技龙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