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13:52:39 股吧网页版
把握央国企价值重估,布局市值管理“领头羊”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嘉实基金主权财富管理团队

  2025年以来,得益于科技创新突破、政策环境改善、经济基本面强韧复苏等因素共振,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从单纯的估值比较演变为广泛的投资共识和实际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科特估”行情精彩纷呈,占据A股半壁江山的央国企价值重估主线也在市值管理常态化推动之下愈加清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5日,A股央国企上市公司总市值涨至60.30万亿元,在A股总市值(118.81万亿)占比提升至50.75%,较2024年12月31日环比上涨18%,增幅明显,增势延续。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央国企上市公司广泛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更是资本市场的“基本盘”。截至2023年末,A股市场近一半的总资产、超一半的净利润和分红额均来自央国企上市公司,但央国企总市值占比、市盈率/市净率相对较低,股价长期处于历史低位。

  为了重塑央国企价值、优化央国企激励机制,2022年11月,证监会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此后从中央到地方,从证监会到交易所,多方多部门密集出台市值管理相关政策。在新“国九条”和证监会市值管理新规等顶层设计指引之下,2025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加速落地、成效逐渐显现。

  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A股上市央国企在加强提高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市值管理手段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从价值创造的维度来看,根据财政部公开的数据,“十四五”以来央国企的资产总额、年均增速、营收利润、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税收贡献等指标都持续改善,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从价值维护和经营的维度来看,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落实市值管理,推动央国企估值中枢合理回归,成绩斐然。

  2025年也是十五五的谋篇布局新启之年,新时期央国企上市公司肩负着全新的历史使命,新发展远景和投资价值值得重点关注。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央国企需要引领新质生产力培育和运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引领者,央国企需要承担市值管理“领头羊”的角色,在持续提高公司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增进公司的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经历了近1年的估值修复,央国企上市公司已经从“价值洼地”迈向“价值重塑”,中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一方面,市场对传统资产定价逻辑仍然存在较大惯性,部分央国企战略价值、基本面回升趋势同当前估值定价存在错配空间,截至目前,A股央国企破净公司约为260家,占A股破净总数约59%,未来有望继续通过市值管理继续释放价值重估的潜力。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短期的整固调整之后或将在宏观经济更明显改善、企业盈利回升拐点临近等利好汇聚之下延续修复行情,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央国企对全球配置资金更具吸引力。

  为了帮助广大投资者更好把握央国企投资机遇,嘉实基金近年来不断加速和优化产品供给,涵盖ETF、主动管理基金等多种产品类型,力争满足丰富多元的投资需求。ETF产品方面,嘉实基金打造了精准聚焦央国企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新能源等细分领域投资机遇的嘉实央企创新驱动ETF、嘉实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嘉实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

  除此之外,嘉实基金还提供包括基石宽基、特色行业主题、策略类ETF,满足投资者或追求均衡配置、或锚定特定领域/主题的个性化需求:基石宽基的可选项包括嘉实中证A50、A100、A500系列,嘉实沪深300、嘉实富时中国A50ETF等,央国企含量高,个股分布相对更均衡;特色行业主题涵盖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嘉实中证全指集成电路ETF、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嘉实国证通信ETF、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嘉实国证自由现金流ETF等,在高景气产业趋势中锚定央国企新质动能强劲、盈利质量强的优质标的;策略类ETF包括嘉实基本面50ETF、嘉实深证基本面120ETF、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力争将主动投研被动化,将央国企投资和探索更聪明的Beta机会相结合。

  主动管理方面,嘉实基金则依托“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通过兼顾广度和深度的专业研究来主动选股、力争超额。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嘉实基金重仓股票包括多只央国企,行业分布包括制造、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等,持股总量和市值在嘉实全部投资标的中排名靠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