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2025智源具身智能开放日上,“行进中连续翻跟头”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最大看点,其灵活的动作表现引发广泛关注。
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接受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去年能走起来,今年能跑起来,全身控制能力有非常大的进展。通过全身控制能力的提升,人形机器人能够连续翻跟头,最多能一口气翻20个跟头,还可以长时间跳舞,而不再像以前展示三秒五秒就需停下来。不过他也强调,目前人形机器人依然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他提到,当前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新的拐点,推动机器人从1.0专用机器人时代迈向2.0通用具身智能时代。当下的具身大模型依然面临着“不好用、不通用、不易用”的痛点。
“坦诚地讲,硬件稳定性是主要制约因素,阻碍机器人进入到真实工业化场景或家庭场景,其中,工业场景的落地速度会相对更快,家庭场景则更为遥远。家庭场景中的机器人一般可分为陪伴型、聊天型及特种功能型,而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走进家庭,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的发展。”王仲远对记者表示。
开放日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技术路径达成共识:短期内,将任务规划、感知与控制解耦的 “分层系统”,在工程落地效率与运行稳定性上更具实践优势;中长期来看,行业需向“可迁移、可复用”的通用基座模型演进,其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场景表示标准、搭建高效的数据闭环体系以及制定对齐的技术评测规范。
为此,智源研究院已经构建出以具身大脑为核心,自底向上全栈具身智能技术体系,包括能够跨异构本体数据采集以及标准化一站式平台,具身大小脑以及端到端视觉语言模型 (VLA)等具身基座模型,具身智能评测等,为具身技术生态提供一套可复现、可对齐的公共基础设施,降低从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门槛。未来,智源希望构建面向通用机器人(可跨本体、高泛化性)具身大模型系统,通过开源开放模式夯实行业公共技术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