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1日电(崔凯)在美国经济数据频现矛盾信号、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高度敏感之际,美联储官员近期密集发声,凸显其内部在利率路径上的深刻分歧。一边是疲软但稳定的就业市场,另一边是顽固高企的通胀与潜在金融风险——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正成为美联储决策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洛蕾塔·哈玛克(Loretta Mester)在该行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演讲,明确警告称,在当前通胀持续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背景下,进一步降息可能带来广泛经济风险。
据其演讲稿内容,哈玛克指出:“降低利率以支持劳动力市场,有使这一高通胀时期延长的风险,而且也可能鼓励金融市场中的冒险行为。”她强调,当前金融条件“相当宽松”,表现为股价上涨与信贷环境宽松。在此情况下,进一步压低借贷成本“可能会支持高风险贷款”。
哈玛克还警示,人为压低短期利率可能扭曲市场定价机制,“意味着无论下一次经济衰退何时到来,它都可能比原先预期的规模更大,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冲击”。她表示,尽管为就业市场“购买保险”看似合理,但“这种保险可能会以金融稳定性风险增加为代价”。
哈玛克明确反对美联储于10月底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的决定。该次降息旨在支持疲软的就业市场,同时美联储当时强调货币政策仍有助于抑制高企的通胀。
哈玛克多次重申,货币政策对物价压力的抑制作用有限,而鉴于通胀长期偏离目标,“中央银行必须将通胀带回目标水平”。
与此同时,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一场活动中表达了谨慎立场。他表示,近期通胀数据“似乎已经停滞不前,甚至可以说有走错方向的警告信号”,令其“感到有些不安”。
古尔斯比指出,尽管9月新增就业岗位超预期,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为6.2万人,接近芝加哥联储估算的“收支平衡水平”——即就业增长与人口增长相匹配的状态。他称这显示出“相当强劲的稳定性”。
关于利率前景,古尔斯比表示,他在9月政策会议时预计今年将总共降息两次(目前已实施两次)。他强调,自那以来经济数据“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对12月是否再次降息持保留态度。他特别提到,部分行业企业仍在计划进一步涨价,故在确认“通胀回升是暂时的”之前,不宜进行“过多的前置性降息”。
尽管如此,古尔斯比仍认为中期内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并重申年初观点:若无重大扰动,美联储或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的利率水平。
这一分歧在最新公布的10月FOMC会议纪要中亦有体现。纪要显示,许多官员认为12月无需再次降息,而政府短暂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进一步增加了决策复杂性。
哈玛克与古尔斯比的言论亦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矛盾:在“支持就业”与“控制通胀+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如何权衡。
隔夜,美国劳工统计局终于公布了迟到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当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11.9万人,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万人,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但同期失业率升至4.4%,高于预期和8月的4.3%。这份“表面强、内里弱”的就业报告,虽暂时缓解了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却也让市场从“通胀叙事”迅速切换到“增长与就业叙事”。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将继续保持高度数据依赖,在“不引发市场恐慌”与“防止经济失速”之间走钢丝。而这场围绕就业、通胀与金融稳定的激烈辩论,恐怕将在未来数月持续发酵,成为影响全球市场情绪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