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积分兑换超市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的创新抓手,在农村地区广泛铺开。然而,部分地方脱离实际、重数量轻实效的推进方式,导致不少积分兑换超市沦为“摆设”:长期挂锁、货品过期、兑换冷清等问题突出,既造成资源浪费,也引发相关基层干部群众不满。
锁头生锈货品积灰
积分兑换超市(又名“文明团结超市”),这一源自南方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近些年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和农村社区广泛推广开来。各地把积分兑换超市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抓手,让居民群众通过参与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来获取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后,可到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相应奖励性货品。
然而,记者在基层走访看到,一些积分兑换超市流于形式,长期挂锁、货品过期、无人问津。
近期,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定相营村看到,该村的积分兑换超市锁头生锈,难以打开。超市里,有成袋的大米过期3年,还有20余包大米保质期不足1个月,洗衣粉等货品也已过期。武川县车铺村的积分兑换超市,摆放有过期的藜麦米等货品。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杨油房村,积分兑换超市地面和货架上落满灰尘,洗衣液、洗手液、香皂、洗涤灵等几十件货品过期。四子王旗土格木村积分兑换超市里的大米、牙膏等货品也出现过期情况。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等地的一些农村积分兑换超市里,记者还看到过期的绿豆、保鲜膜等货品。
货品过期背后,反映出一些积分兑换超市很少有人前来兑换货品。记者在武川县哈乐镇的超市兑换管理表中看到,2025年仅兑换3个牙具盒和1块肥皂。武川县根根渠村今年有10人兑换货品,其中有6人是村干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霍寨村有800多名常住居民,去年11月至今,仅有6名村民兑换货品。一些县的农村积分兑换超市设置了四五年,一个季度仅开门兑换一次货品,不少村民不清楚有这样的超市存在。“不知道是个甚,没听说过,也没兑换过。”四子王旗白彦敖包村一位74岁的村民说。
用积分兑换货品本是惠民好事,如今却变了“味”。杨油房村多名村民表示,好不容易攒下积分去兑换,可货架上几乎都是过期货品,没有好东西可选。一些积分兑换超市管理人员坦言,他们定期清理过期货品,食品等货品不得不扔掉,形成一定浪费。基层干部反映,每个积分兑换超市每年投入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资金,但实际却没有发挥出相应作用。
脱离实际管理低效
多方分析认为,目前部分积分兑换超市出现的问题,反映出超市设置脱离基层实际,乡风文明建设机制、基层治理方式不够完善,不仅超市的实际效果打折扣,还给基层干部增加了工作负担。
记者了解到,个别地方的积分兑换超市盲目追求“全覆盖”,求量不求效,导致了资源闲置和浪费。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一些省区市并未要求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必须设置积分兑换超市,但有的县盲目追求“全覆盖”,结果出现偏差。记者核实,截至2024年底,四子王旗136个行政村和社区全部设置积分兑换超市;土默特左旗的积分兑换超市达296个,也覆盖每一个行政村和社区。“我们今年也发现,人口少的村、老年人多的村,村民参与度比较低,货品流转速度慢而容易过期。现在看来,没有必要每个村都设置超市。”土默特左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朱红格说。
记者在基层看到,一些县的积分兑换超市模式“千篇一律”,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难以匹配群众实际需求,同时给基层干部增加了负担。多名村干部反映,按照县里统一安排,超市大多设在村委会办公点,可兑换货品种类不多,由一位村干部时隔半月至一季度不等的时间,为村民集中兑换货品。这种固定形式导致住处较远、有多元兑换需求、农忙中的村民参与积分兑换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村干部表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也给基层增加了负担:根据上级部门规定,村委会得为每一名村民设立积分台账,实时累积和扣除积分,及时填写进出货表格,盯住每一个商品日期,“若真想把这项工作干好,得腾出一名村干部每天专门做这项工作”。
一些积分兑换超市重建设轻管理,货品稀里糊涂分了,连超市也不知不觉没了。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的一位干部说,苏木的超市搬来搬去,一直没有固定场所,超市里的一些货品没等兑换就被分光了。记者来到该苏木政府看到,没有超市、没有记录、没有货品,积分兑换超市成了“空壳子”。土默特右旗北只图村等村的干部还反映,由于缺少运行资金,积分兑换超市货品无法及时补货,最终难以为继,不得不取消。
整合资金好事办好
对于记者发现的积分兑换超市相关问题,有关县均回应表示,将及时处置过期货品,完善超市运行制度机制,举一反三进行整改。结合目前积分兑换超市存在的问题,基层干部群众建议:
科学布局,按需设点。多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建议,应结合乡村实际推进创新性工作,设置积分兑换超市要避免强行摊派指标,充分考虑乡村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干部群众意愿等因素,宜建则建、宜撤则撤,数量服务于质量,形式服务于内容,切实将超市与乡风文明核心内涵紧密关联,形成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
创新模式,优化服务。四子王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路熙建议,各乡村可尝试探索与现有的生活超市合作,群众利用积分就近在生活超市进行货品兑换,从而丰富货品种类、随时进行积分兑换。同时,村委会自设的积分兑换超市要减少食品等易过期货品,将不易过期的日常用品作为主要兑换货品,减少资金损耗,降低管理难度。
强化保障,做好减负。基层干部和群众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完善政策规定,整合县级财政资金、村集体经济收入、社会捐助等渠道资金,强化积分兑换超市日常运转保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同时,多方呼吁,强化超市运行管理的同时,减少填表报数、拍照留痕等硬性要求,为基层做好减负工作。
基层干部和群众表示,积分兑换超市的初衷是惠民利民,唯有紧扣实际、精准发力,才能让这项创新举措真正“兑”出乡风文明,“换”来基层治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