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02:54:30 股吧网页版
悬崖边的日元 汇率破位下行 “口头干预”失灵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陈佳怡

  日元对美元汇率失守多道整数关口、日元对欧元汇率触及历史新低……一段时间以来,日元汇率持续破位下行,日本当局虽进行了“口头干预”,却未能逆转日元颓势。

  随着日元汇率逐步走低并接近曾引发当局入市干预的水平,市场对日本当局进行外汇干预的预期日渐升温。但今时不同往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暗示希望放缓加息步伐,日本央行行长表示仍将继续谨慎加息。在政府和央行的分歧之下,日本当局的“日元保卫战”也陷入两难境地。

  日元汇率破位下行

  11月20日盘中,日元对美元跌破157关口,月内跌幅超2%。与此同时,日元对欧元汇率在跌破180关口后持续走弱,创历史新低。分析人士称,本轮日元贬值主要受内外因素共同驱动。

  一方面,历时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结束,经济数据发布缓慢回归正常化,美元指数在数据真空期下再定价。叠加多位美联储官员偏鹰表态后,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回落。

  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截至11月20日,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仅剩不到30%,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超70%。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震荡上行,重返100关口上方。

  另一方面,高市早苗倾向于财政扩张和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剧日元利空压力。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央行在今年1月加息之后,连续按兵不动,对于货币政策偏谨慎。“高市交易”下市场预计财政政策偏激进,推高债券收益率和通胀预期,若货币政策不收紧应对高通胀,可能进一步导致货币贬值。

  汇率的持续贬值引发了日本当局的高度关注,有关官员频繁发表“口头干预”言论。11月12日,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表示,将以高度的紧迫感,密切监测外汇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波动和无序走势。18日,片山皋月再度对“极为一边倒、迅速波动的”外汇市场表示担忧,称“政府正以高度的紧迫感,密切关注包括投机者驱动的过度波动和无序的市场走势”。这增加了市场对日本当局可能直接入市干预以支撑日元的猜测。

  然而,这些表态并未对市场形成有效震慑,日元汇率持续疲软。中金公司研报称,尽管日元延续贬值走势,日本当局的干预态度仍显克制。日本政府通常分阶段实施外汇干预,在实际干预之前通常会通过“不排除任何选项”“将采取必要应对”等表述逐步提升警告力度。相较之下,片山皋月的表态显示出当局对立即介入市场的紧迫性仍相对有限。

  事实上,日本当局近年来频繁出手干预汇市,但实际成效有限。在此背景下,“口头干预”效果逐渐弱化,市场对其实际干预成效也持怀疑态度。

  例如,日元对美元汇率在2024年7月一度跌至1986年以来的最低点161.95,随即触发日本当局与日本央行的干预,日元对美元汇率也随之快速反弹。当月,日本央行还意外加息至0.25%,这推动日元汇率回升至1美元兑150日元附近。但仅两个多月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又失守150关口。

  “日元保卫战”陷入两难境地

  当前,日本当局在日元贬值问题上表现得“束手束脚”,本质上缘于高市早苗的政策导向与日本央行政策之间存在分歧。这种分歧也加剧了市场的疑虑,也令“日元保卫战”陷入两难境地。

  作为宽松货币政策的拥护者,高市早苗暗示希望日本央行放缓加息步伐。日本政府准备最早本周公布超预期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施压日本央行配合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而推迟加息。

  但现实的通胀压力迫使日本央行继续谨慎加息。11月18日,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与首相会晤后对媒体表示,他已告知高市早苗,日本央行“正在逐步调整货币宽松的程度”。他强调,做出这一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物价与工资共同上涨的机制正在恢复”。

  王昕杰表示,高市早苗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尽管高市早苗对于货币政策的口径偏鸽,但是在通胀的制约下,未来日本央行或将继续加息。

  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未来日本央行的加息路径仍将较为曲折,货币政策需要在多重因素间做取舍和平衡,包括日本经济基本面、政府的政策需求、通胀压力、国际环境等。

  从当前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来看,日元汇率的下行压力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市场关注后续日本当局入市干预的可能性。“预计短期内还是以‘口头干预’为主,当前日元对美元暂未贬值到上次干预时的点位,日本方面对日元汇率或仍有一定的容忍度。”赵庆明说。

  日元贬值既是日本经济的一把“双刃剑”,也是对政策调控能力的重大考验。如何在稳汇率、控通胀、提振经济与日本政府政策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日本央行面临的长期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