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基金收益表现颇为亮眼,300多只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平均收益超15%,多只基金更是高达50%以上。那么,面对数百款个人养老金基金,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
超8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收益超20%
11月19日,记者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发现,目前共有305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值得关注的是,受益于权益市场向好等因素,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来超九成个人养老金基金取得了正收益,81只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收益超20%,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等多只基金收益高达50%以上。与此同时,在数百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中,仅中金沪深300指数增强Y、博道沪深300增强Y、广发沪深300指数增强Y收益为负。
指数型收益居前目标日期型动态调整资产
目前,个人养老金基金主要分为:养老指数型、养老目标日期型、养老目标风险型三大类。
指数基金是按指数的成分股比例复制持仓,今年以来,多只跟踪科创板、创业板指数的基金收益居前。有基金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投资者追求长期相对稳健回报,可以关注代表市场整体表现的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产品,以及聚焦长期持续分红公司的中证红利等红利策略指数产品。对于风险偏好相对更高、追求成长潜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配置成长性较强的指数基金,如科创板50、创业板指数等相关产品。
“指数基金由于被动跟踪指数,在市场整体下跌时,其表现亦会承压,且若指数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也会面临行业轮动风险。”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方琳提醒。
此外,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直接以退休日期命名,会随着投资者退休时间临近,逐渐下调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投资者如果希望省时省力、一站式投资养老基金,可考虑此类基金。”王方琳说,但此类基金灵活性较弱,难以匹配个人独特的风险偏好、收入状况等个性化需求。
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配置围绕相应的风险水平展开,有稳健型、进取型等,王方琳表示,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基金,此类基金需要投资者有较高的自律性,在市场变化时需自行决定替换投资的基金产品,适合有时间和能力跟踪市场、调整持仓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