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孙靓济南报道
11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省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连续保持高位投入,“十四五”期间带动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2597.3亿元,连续四年增量超过200亿元。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省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圆满完成,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十四五”时期是山东科技创新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孙海生表示,省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连续保持高位投入,“十四五”期间带动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2597.3亿元,连续四年增量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出规划目标0.04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此外,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重构,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形成。在基础研究平台优化重组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崂山实验室作为获批的国家实验室,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总平台、总链长”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新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达36家,其中由地方主管的16家数量高居全国首位;前瞻布局了11家省实验室和328家省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具有山东特色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已基本建成。
在承接国家战略任务方面,山东省积极争取“国之重器”落地,国家“十四五”规划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有2项在山东稳步推进建设,新建数量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此外,水动力、深地探测、空天动力、电磁橇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也已启动预研建设,为“十五五”时期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同样成果丰硕,山东能源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高标准建成,燃料电池、盐碱地综合利用两家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使山东拥有的此类中心总数达到3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