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海永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超新材”)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公司已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控制权稳定性、毛利率异常、收入真实性、业绩持续性、募投项目必要性等问题引发监管关注。

来源:北交所网站
根据招股材料,永超新材实控人洪晓冬、洪晓生兄弟合计直接持有公司45.57%股份,洪晓冬的岳母李钰敏持股13.02%,三人于2023年10月补签《一致行动协议》,李钰敏承诺不谋求公司控制权且股份锁定12个月。北交所指出,12个月锁定远低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承诺的36个月,要求公司逐项落实如何把一致行动关系至少绑定到上市后满三年,并进一步论证发行人上市后是否可以保持控制权稳定。
招股书显示,永超新材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52.49%,净利润暴增118.43%,永超新材把原因归结为期间费用增幅小于收入。北交所注意到,销售费用减少5.13万元,同期汽车膜贸易商客户从222家激增到383家,毛利率由负2.74%跃升至16.87%。北交所要求永超新材量化测算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各自对净利润的贡献,并核查是否存在关联方代垫费用、资金体外循环。
报告期各期,永超新材综合毛利率34%左右,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均值24%,其中VCM功能薄膜毛利率高出近似产品20个百分点以上。公司归因于部分原材料实现自产,称拉丝膜自主生产比例扩大对毛利率正向影响最大达14.86%。北交所要求公司区分家电金属系列、印刷系列、PEM侧板膜等细化产品,列示销售金额、毛利率变动,并量化分析2025年上半年家电领域前五大客户毛利率均较2024年增长的合理性,同时解释贸易商客户与直销客户毛利率差异较大、外销毛利率由低于内销转为高于内销的原因。
业绩能否持续增长是另一大焦点。永超新材60%以上收入来自家电用VCM功能薄膜,前五大客户包括青岛河钢、禾盛新材、立霸股份、深圳华美,供应份额20%-95%不等。但2025年1-6月,青岛河钢、禾盛新材、深圳华美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49%、4.06%、22.17%,立霸股份直接退出前五,深圳华美下属公司甚至出现“只退货无销售、7月末无在手订单”。北交所要求逐一解释客户下滑原因,量化披露各期供应份额及排名变化,并对比竞争对手江苏派恩、新航涂布的技术、价格优势,进行被替代风险专项揭示。
北交所注意到,永超新材2023年至2025年1-6月第一大贸易客户上海缔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100万元,却贡献数千万元收入,且多家前十大贸易商实缴资本为0,监管要求说明其经营规模与采购额是否匹配。
募投项目的必要性方面,永超新材拟募资1.5亿元扩产VCM功能薄膜与汽车膜,达产后产能将分别提升1.68倍、2倍;但汽车膜2024年产销率已下滑,两家境外客户已终止合作,且汽车膜在手订单仅8.69万元,占整体订单0.12%。北交所要求说明无尘车间装修、自动化及磁控溅射设备11,180万元采购价的询价依据,与同行可比公司是否偏离;结合中国汽车膜客户数量2025年上半年再减66家,论证新增产能如何消化,并测算项目盈亏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