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詹钰叶

原北信瑞丰基金宣布,公司名称由“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公司官网页面也变更为新名称,但股东名单暂无变化。公司此前出现了人事地震,还深陷薪酬、年终奖等舆情风波。


根据公司11月19日发布的《基金管理人法定名称变更公告》,自11月17日起,其名称由此前的“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记者注意到,公司官网的公司名称已变更为华银基金;原本蓝灰主色调的logo也出现变更,完全复制了华夏银行的红白logo,公众号logo暂未变更。


公司在11月18日还连发三条高管变更公告。其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因“个人原因”离任,同时新任赵伟婧为督察长,王博为首席信息官。两位新上任的高管均具有北京银行背景:赵伟婧曾在北京银行总行营业部、北京银行旗下北银金融租赁、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等机构担任风控、法律合规等职务,加入原北信瑞丰基金后担任监察稽核部负责人与首席风险官;王博曾在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任职,此前调任中加基金任信息技术部副总监。
实际上,去年以来公司管理层变动极为频繁。今年8月,刘彦雷、宣学柱被分别任命为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履历显示,刘彦雷于2003年7月入职北京银行,历任北京银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董事会秘书、北京银行业务总监等职务;并于今年5月加入原北信瑞丰基金。宣学柱曾在招商银行与华夏银行任职,于今年6月加入原北信瑞丰基金。
原北信瑞丰基金目前与华夏银行的联系颇为密切,除使用同款logo、管理层引进多位华夏银行背景的高管外,公司今年9月底还发布公告称,将基金的直销账户所在银行变更为华夏银行和工商银行。坊间一直有传言称华夏银行拟入主公司,不过,目前公司股东方并未发生变化,公司官网信息显示,股权结构依然为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股60%、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
此前公司深陷劳资纠纷、合规、高管派系斗争等负面舆情。去年有自称原北信瑞丰基金员工的人士爆料称公司存在三年没发年终奖、随意更改考核标准阻挠员工转正等问题,多个部门的大量员工主动或被动离职,还有离职高管亦反映存在补偿未到位、不开具离职证明等问题。合规方面,公司被指出其董事长自2023年8月15日起代任督察长职务的时间将近11个月,违反了证监会“董事长代行督察长职务的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的相关规定。管理层方面,公司曾出现高管派系斗争的传言,去年9月,原北信瑞丰基金提交监管的报告提到,公司股东会已免去刘晓玲董事职务,但董事会免去其总经理职务、由董事长代任的议案因二股东莱州瑞海投资行使一票否决权而存疑;彼时有传闻称刘晓玲和王乃力早已无法进入新办公室。去年10月,北京证监局曾下发《监管关注函》,直指原北信瑞丰基金在治理结构、董监高履职、系统运维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情形,存在重大风险隐患,要求限期报送年度报告及内控评价报告,“尽快恢复合规治理结构”。
公司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其公募管理规模陡然增长,达到208亿元,环比年中增加了近6.7倍。其中,公司旗下的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的规模从年中的0.14亿元大增至171.15亿元,即今年第三季度该产品规模激增了171亿元,资金主要来自几家机构,引发市场关于“帮忙资金”下场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