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滴滴司机节上,滴滴官方正式对外表示“2024年滴滴全平台订单平均抽成为14%”。
抽成机制始终是网约车行业的核心热点议题。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网约车行业抽成‘阳光行动’”,推动各平台合理下调抽成比例,规范行业经营秩序。今年8月,滴滴出行、T3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调整抽成规则。
从2024年全年数据来看,滴滴全平台订单平均抽成稳定在14%。
针对司机群体普遍关注的“为何不采用固定14%抽成模式”,滴滴网约车司机与供给发展平台负责人朱泽涛解释,动态抽成机制是平衡出行供需的关键举措。“通过补贴调节乘客出行意愿与司机服务供给,既保障高峰期司机的劳动回报,也助力平峰期提升订单量,最终实现出行生态规模扩大与司机收益长期提升的双赢。”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司机收入受多重因素影响,即便起点与终点相同,也可能因司机出车习惯、出车时段、接单时长的差异,导致收入占比有所不同。此外,高峰期奖励、热区接单激励、夜间订单溢价等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司机最终收入水平。
关于抽成收入的用途,滴滴方面表示,相关资金主要用于司机与乘客权益保障、安全服务升级、系统技术维护、客服支撑及合规税费缴纳等核心运营环节,目前平台正持续优化抽成结构分配。
朱泽涛进一步介绍,为落实抽成透明化承诺,滴滴三年前便率先响应交通运输部新业态抽成“阳光行动”,成为业内首家推出透明账单的平台,并于2023年升级发布“十大承诺”,明确保障司机账单公开透明、抽成单单可查。2025年,平台再推“对账专项”行动,优化账单详情展示维度,确保司机每笔收入清晰可核。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范网约车平台企业合理抽成,不仅能有效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更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也认为,合理的抽成比例能让司机获得稳定合理的报酬,吸引其留在平台合法经营,减少“黑车”现象。“从政府监管到企业自律,可见网约车行业的管理正朝着更精细化、更完善的方向推进。”
根据滴滴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GTV达到825.23亿元,中国出行订单33.76亿单,同比增长12.4%,季度日均达到3710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