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20日电 新华财经获悉,由多家上海市属国资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上海国茂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茂”)已完成工商登记,业务将聚焦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这标志着上海在培育本土大宗商品贸易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对于提升上海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组建新国企聚焦大宗商品投资贸易
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国茂控股有限公司已于11月20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元湖,注册资本为13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上海市普陀区。

图为上海国茂公司注册信息截图
数据显示,上海国茂由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普陀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上海国资企业共同持股。
上海市政府曾于10月印发《关于同意组建上海国茂控股有限公司的批复》。随后,上港集团于近日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与多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国茂。其中,上海国际集团出资30亿元,持股23.08%;上港集团出资20亿元,持股15.38%;其他多家上海市国资监管企业或其指定主体合计出资80亿元,持股61.54%。

图为上港集团投资公告截图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上港集团表示,本次通过参与组建上海国茂,有利于依托自身公共码头资源优势和物流供应链体系,更好地发挥上海港作为国际航运的枢纽作用,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同时在现有的仓储、物流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增值服务潜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上港集团整体港口物流服务水平。
从公司注册经营范围来看,上海国茂涵盖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投资管理、企业总部管理、贸易经纪、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供应链管理服务、离岸贸易经营、国内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选矿、金属矿石销售、生物质成型燃料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初级农产品收购、农副产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港口经营、燃气经营等多个领域。不难看出,贸易是上海国茂的核心业务。
从经营范围和注册选址来看,上海国茂将充分发挥普陀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大宗贸易核心承载区的区位优势。通过聚焦大宗商品投资贸易,提升上海国资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上海大宗商品贸易的“老牌核心区”,普陀区已形成以有色金属现货贸易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十四五”期间,普陀区大宗贸易规模已占全市约六分之一,其中有色金属类占比三分之一。“十五五”期间,普陀区将积极对标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资料大宗贸易集聚区。
上海已初步形成贸易商梯度发展格局
近年来,上海坚持开放引领,充分发挥“外贸大市挑大梁”作用,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在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贸易规模方面,2024年上海口岸贸易总额达到11.07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口岸贸易城市首位。今年1-10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7万亿元,增长5.2%,其中出口1.6万亿元,增长10.5%,贸易韧性不断增强。
从贸易商来看,上海已初步形成贸易商梯度发展格局,贸易商整体进出口规模与综合竞争力稳中有升,但在头部贸易商单体规模与竞争力方面,上海与纽约、东京等国际一流贸易中心城市仍存在差距,尤其缺乏新加坡托克、瑞士嘉能可、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这类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头部贸易商。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本土企业海外扩张离不开“五大综合商社”的同步全球拓展,为其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务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出海,也会催生物资采购、加工及跨境物流、信息服务等供应链服务需求,亟需中国贸易商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支持。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摩擦加剧的当下,培育壮大本土贸易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升能级
上海高度重视引进培育贸易商相关工作,提升贸易商能力,全面增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早在2023年底,上海市商务委就印发了《上海市关于提升能力完善体系创优环境引进培育贸易商的工作方案》。今年4月,上海市商务委又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宗商品贸易主体。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推动大宗商品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具有采购、分销、加工、储存、配送等供应链服务能力的大宗商品贸易龙头集团企业。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打造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国际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供应链枢纽节点。
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的一组人事任免信息显示,郑元湖任上海国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东原任上海国茂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公开信息显示,郑元湖职业生涯基本都在上海国资系统度过,此前担任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国际贸易背景;罗东原则拥有近30年的证券从业经验,近期曾担任国泰海通证券公司副总裁。
选择这两位搭档掌舵上海国茂,不难看出,这家新国企将在大宗商品贸易投资与国际化方面重点发力,有望弥补上海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缺乏有影响力的本土大型贸易商的短板。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上海仍需加快提升本土贸易商体量和综合实力,加快全球网络化布局,积极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增强“走出去”全球化经营能力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贸易商定价权、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以更好支撑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