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车展期间,元戎启行CEO周光携最新商业化成果亮相,披露公司已达成20万辆辅助驾驶量产交付目标,2025年10月单月市占率近40%,同时公布2026年业务目标。
其中,量产车辅助驾驶业务将继续扩大合作车型与客户体系,力争实现累计交付突破100万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将加速推动商业化落地,打造真正具备商业复制能力的Robotaxi体系;在RoadAGI(道路通用人工智能)业务方面,元戎启行将持续推动商业化落地进程,赋能移动智能体在末端配送等关键场景的实际应用。
爆款车型驱动增长
“从2024年9月首款搭载元戎城市NOA系统的车型上市,到如今合作车型达10款、市占率从0跃升至近40%,我们用一年多时间证明了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周光在分享中直言,当前辅助驾驶市场已进入“热战”阶段,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62.5亿元激增至2025年的192.8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603.3亿元,而高阶城市NOA产品的崛起,正是元戎启行能够高速扩张的关键。
作为第三方辅助驾驶供应商,元戎启行的增长密码在于深度绑定车企的合作模式。“我们不做广撒网式合作,而是将最优资源投入核心项目,与车企共同打造爆款车型。”周光透露,这一策略已结出硕果:合作车型搭载元戎技术后,在今年10月的MPV销量排行中,魏牌高山以9928辆的成绩登顶榜首;在中大型新能源SUV领域,魏牌蓝山、坦克500近一年累计年销量均跻身细分市场前十。
更值得关注的是,元戎启行已拿下国内头部新能源主机厂的全系辅助驾驶标配项目。“这家客户的SUV是中型SUV市场销冠,赢得这一项目后,仅现有客户就足以支撑我们2026年百万台交付目标。”周光表示。
技术层面,周光强调,下一代VLA技术将持续迭代,预计明年量产时将有显著提升,在遮挡场景处理、防御性驾驶等方面全面超越传统端到端模型。
Robotaxi明年开启规模化运营
Robotaxi业务板块,元戎启行正加速推动Robotaxi业务落地。今年10月,元戎启行与无锡市政府达成战略协议,宣布在无锡建设测试研发基地,并计划于今年年底以消费级量产车型落地Robotaxi业务,届时将成为全国首家以消费级量产车开展Robotaxi业务的企业。
对比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改装车+高精度地图”传统路径,元戎启行的Robotaxi车辆基于消费级量产车打造,部署成本更低,系统稳定性与平台兼容性更强。技术层面,元戎启行的Robotaxi与已经进入市场的量产车共用同一套技术框架,能够实现技术反哺。
周光解释,量产业务带来的百万级车辆规模与海量数据,将为Robotaxi提供坚实支撑,2026年元戎启行预计实现百万台量产交付,同年也将成为Robotaxi业务起飞的关键年份。
“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我们要成为重要参与者。”周光透露,公司已基于量产程序、采用端到端技术完成Robotaxi牌照考试,“此前我们也获取过多个城市基于高精地图的牌照,但这次意义不同,标志着我们向无图化、泛化能力迈出关键一步。”
RoadAGI聚焦“最后100米”
RoadAGI作为元戎启行的第三大核心业务,瞄准了人类生活中“最复杂、最琐碎”的“最后100米”场景。
“以外卖为例,小哥停好电动车后上门送餐的过程虽仅一两分钟,却是全程最棘手的部分。”周光解释,RoadAGI由AI Spark平台驱动,融合VLA(视觉语言行动)和VLN(视觉语言导航)两大模型,能让移动智能体凭自然语言指令自主导航,覆盖公开道路、园区通道、室内商场等多场景。
谈及RoadAGI的商业化优势,周光强调数据处理能力,“很少有公司具备处理十万甚至百万级数据的能力,而我们通过量产业务积累了海量数据”。
据了解,元戎启行通过自研的VLA模型推动RoadAGI落地。RoadAGI融合VLA+VLN两大核心模型,赋能移动智能体凭自然语言指令在真实环境自主导航,使用场景覆盖公开道路、园区通道、室内商场等,打通“任意点到点”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