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0日电(崔凯)据市场消息称,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将于11月22日审议意大利主权信用评级,并有可能对该国实施近23年来的首次上调。若调整成行,这将是自2002年5月以来穆迪首次提升意大利的信用评级。
目前,穆迪对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为Baa3,处于投资级最低档。今年5月,该机构已将意大利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上调至“正面”,同时维持Baa3评级不变。当时穆迪指出,意大利财政表现强于预期、政治环境趋于稳定,是调整展望的主要原因。
此后,意大利梅洛尼政府进一步优化财政路径,将2025年预算赤字目标下调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比原计划提前一年达到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上限。这一举措被视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关键信号。
历史数据显示,穆迪上一次上调意大利评级是在2002年5月,当时从Aa3上调至Aa2。而自2018年10月将其评级下调至Baa3后,评级本身再未变动。
裕信银行(UniCredit)表示,潜在的评级上调将是对意大利信用状况整体评估持续向好趋势的又一印证。该行同时指出,在三大主要国际评级机构中,穆迪对意大利的态度仍属最为谨慎。
截至目前,其他两大评级机构对意大利的立场已显现出积极迹象:惠誉(Fitch)当前给予意大利BBB评级(展望正面),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亦在近期被市场预期可能调整其展望。若穆迪此次确认上调,将标志着三大机构对意大利财政治理能力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尽管财政纪律有所改善,意大利公共债务规模仍处高位,评级调整并不意味着结构性挑战已完全化解。
意大利政府正通过多项举措缓解债务压力。其中包括锁定约2000亿欧元低成本长期资金,专项用于基础设施、绿色转型与数字化改革;以及推进结构性改革,涵盖养老金制度改革、税收征管优化和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提升。相关措施的具体实施路径及成效评估暂未披露。
根据意大利政府预算计划,该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预计将从2024年的134.9%上升至2026年的137.4%,并在2027年开始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意大利公共债务总额在2024年末达到3.05万亿欧元,占GDP比重为134.9%,为欧元区第二高,仅次于希腊,远超欧盟60%的警戒线。
2025年,意大利政府债务利息支出预计占GDP的3.9%,占公共债务总额的2.96%。虽较2023年的6.8%有所下降,但仍为财政支出的重要压力源。利率上行与债务存量共同推高融资成本,但得益于欧洲央行的TPI(传导保护机制)和长期低息融资工具,市场对意大利国债的抛售压力已较2022年明显缓和。
尽管意大利经济前景出现改善,但风险仍存。意大利经济增长仍显乏力,预计2025年GDP增速预期仅为1.2%。若实际增长低于预期,将削弱财政收入基础,导致债务占GDP比率再度攀升。其次,美国潜在的关税政策可能对意大利出口造成压力,据评估或致2026年GDP损失0.5%,进而影响财政收入稳定性。另外,全球长期利率仍面临上行压力,可能抬高意大利国债再融资成本,加剧债务负担。
意大利公共债务虽仍处高位,但通过强化财政纪律、获得欧盟支持以及推进结构性改革,其债务可持续性正从“危机模式”逐步转向“管理模式”。市场信心正在修复,但长期稳定仍取决于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与政策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