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0 07:58:00 股吧网页版
为什么滑雪的人很多 雪场还不赚钱?
来源:新京报 作者:陈华罗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的宣传语在冬季有了新场景。10月下旬,崇礼雪场抢先“开板”,打响了京津冀地区2025-2026滑雪季第一枪。

  从10月底开始,全国滑雪市场正式迈入新雪季,各地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从朋友圈的雪场美照到社媒上的攻略分享,滑雪成为冬季社交圈的顶流话题。

  滑雪成为冬日必打卡运动的同时,网上关于“滑雪贵”的话题也争论不休,有人说“几十块就能拿下活动票,性价比绝了”,也有人吐槽“滑一场没个百八千根本下不来”。

  明明是同一项运动,为啥价格认知差这么大?滑雪到底藏着怎样的消费门道?滑雪“又贵又便宜”的背后,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滑雪的人很多

但经常滑雪的人却很少

  要弄清楚滑雪到底贵不贵的问题,我们得先把目光投向国内的滑雪市场。从北京冬奥后,国人的滑雪热情被激发,在冰雪经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人走上冰雪。数据显示,2024-2025雪季,我国滑雪人次创历史新高,达到2605万。

图片

  虽然近几年我国滑雪人次有所增长,但绝大多数都属于以“旅游体验型”和入门学习为主的群体。此类型的滑雪者多为观光客,对雪场设施要求也比较简单,通常初级雪道就可以满足要求。

图片

  2024雪季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滑雪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滑雪消费群体,渗透率仅0.85%,而美国、日本滑雪人口渗透率都在10%左右,挪威瑞士更是超过20%。在这些国家,许多人从小就学习滑雪,并将其视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滑雪人群的年龄层会更丰富。

图片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至少5年内,我国还会处于滑雪初级市场,整体商业建设开发仍然不足。

  也有资深雪友认为,雪场要么走高端路线,将高消费能力的经验人士视为目标客群;要么走平民路线,降低门票和其他开销,让大家都能滑得起雪。当前许多雪场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定位不准,难以持久运营。

为啥滑雪又贵又便宜的?

  滑雪场越来越多,为了抢人头,不少雪场都打起了价格战,曾经动辄两三百元的滑雪场门票,如今不少已跌至几十元区间。

  以滑雪热门地河北张家口为例,近几年当地滑雪场数量大幅扩容,竞争愈发激烈,多家雪场纷纷下调价格,百元内就能拿下门票,和此前两三百元的定价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其他雪场甚至在团购平台上推出19.9 元、29.9元的超低价雪票,堪称“白菜价”体验。

微信图片_20251111161707_57_12
微信图片_20251111161709_58_12

  体验型消费者占多数的情况下,大多数滑雪新手决定从“穷滑”开始尝鲜,在一项关于滑雪者的年均花费中,近1/3的人群消费在千元以下。雪票价格是这部分人群判断滑雪贵不贵的最直观标准,这也是为啥有人觉得滑雪便宜的原因。

图片

  但大多数人都忘了,雪票只是滑雪运动的第一关,滑雪服、雪具、交通、教练、保险……这些潜在的隐性消费,才是滑雪支出大头。

图片

  如此计算,一次短途异地滑雪的单人花费至少在1000元以上,若选择高端雪场或聘请教练,费用更是动辄数千元,这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除了多次往返雪场的交通、住宿费用,对滑雪发烧友而言,购置专业装备的支出更是一笔“大头”。

  在今年某购物平台“双十一”的滑雪装备热销榜中,滑雪板与滑雪服位列最受欢迎的前十名,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目前,滑雪板的普遍价格在2000元左右,而滑雪服则多在500至1000元区间。

图片

  ▲来源于某头部购物平台

  一套入门级别的雪板、雪鞋与雪服,总价约在5000元;若选择中高端装备,花费则轻松突破万元。再加上雪季卡、培训课程等相关支出,费用轻松过万。《2021滑雪圈层研究》数据显示,接近一半的核心用户每年在滑雪上的支出超过1万元。

  正如“雪圈”里流传的那句调侃,“单反穷三代,滑雪毁一生”。虽带几分自嘲的意味,却也道出了不少滑雪爱好者的共同心声。

为什么滑雪的人这么多

雪场还不赚钱?

  首先,滑雪场的造价不低,一个大型雪场从开发建设到缆车、造雪设备等硬件配置,再到雪道维护、服务配套、人员培训等,年均运营成本往往超过亿元,属于重资产投入。

  加之雪场的黄金运营期通常只有3个月至5个月,“一季养三季”成为常态,淡季设施闲置率高、经营压力大,是普遍存在的难题。

  其次,遍地开花的雪场加剧了行业竞争,北京冬奥以后,越来越多企业涌入滑雪赛道,从2018年到2024年,我国滑雪场地从524增至914个,年均复合增速达9.8%,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图片

  有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坦言,(室外)滑雪场并不是越多越好,百花齐放或许并不适合滑雪场行业。在其看来,目前的大降价是一种恶性竞争,从运营成本来说,企业很难有利润。

  对照日本的滑雪产业历史来看,从国内大量新建滑雪场,到后续中小型雪场难以维系、关闭或荒废,也只有几十年时间,该资深人士认为滑雪场建设应该更有规划。

  滑雪场越来越多,但能让滑雪爱好者滑好的雪场并不多,《2024-2025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我国对外营业的748个雪场中,仅有181个有架空索道(衡量雪场规模及效率的重要KPI指标),有3条以上的更少。

  通过低价吸引大量客流,但后续服务却很难跟上,不少滑雪场正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为控制成本,部分雪场选择削减配套服务投入,由人多引发的滑雪问题亟待解决。

  雪圈里常说“滑雪的尽头是热爱”,可比起让大家凑个热闹、拍张雪场打卡照就散场,雪友们更盼着能把这份热闹变成长久的热爱。毕竟谁也不想只当“一次性雪客”——与其让滑雪停留在朋友圈的九宫格,不如让更多人真正踩稳雪板、爱上滑雪,让冰雪运动从一时新鲜,变成能一直坚持的畅快热爱。

  参考资料:

  中国妇女报《滑雪小资们,被隐性消费“绊倒”》

  中国经营报《滑雪市场的机遇与困境:市场快速增长面临激烈竞争》

  中国青年报《在最热滑雪季“穷滑”,如何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多的滑雪乐趣?》

  每日经济新闻《冰雪经济丨滑雪场高歌猛进后打起价格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