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0 01:32:30 股吧网页版
赛时容器秒变市民健身房,十五运会场馆升级驱动价值延伸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广州报道

  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往往需要高昂投入,场馆建设与改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与此同时,多数大型赛事常面临“场馆赛后闲置”的困境,而十五运会通过前瞻性规划破解了这一难题。十五运会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超过九成的场馆为既有设施改造,仅新建5个场馆。改造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赛后服务与全民健身需求,成为“以赛惠民”的生动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教授李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场馆赛后运营的关键在于突破单一体育功能,向体育、文化、商业、社区等多元场景转型,在高端商业化活动与普惠性公共服务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与智慧升级:从赛时延伸到赛后

  十五运会场馆改造并非简单硬件更新,而是兼顾赛事需求与赛后公共使用。绿色节能、智慧运营与人性化设计均围绕赛后场景展开。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改造中优化了体育场、副场及相关设施,新建赛事指挥中心和游泳跳水馆,既满足全运会办赛标准,也为未来承接群众体育和大型活动打下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改造还引入大规模节能设计。体育场拆除玻璃幕墙,取消中央空调,改为半开放式空间,空调负荷降低近三成;屋顶加装光伏板后,每年可减少约200吨碳排放。

  公开数据显示,广东赛区场馆改造碳排放量约13.25万吨,占全运会总排放的17%,远低于同类赛事30%—50%的水平。

  智慧化改造同样服务于赛后运营。广州体育馆以“全场景智慧化、全龄段无障碍”为目标,新增3D视觉闸机、AR导览、智能安防与光影互动等系统,提升场馆日常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3D闸机0.3秒内完成人证核验,“天眼网络”可预判人流聚集风险,为未来承接大型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改造也突出智慧和安全需求:AR实景导航优化观赛体验,LED屏与声学系统营造沉浸氛围,标准时钟系统满足国际赛事要求,消防、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全面升级。

  在人性化方面,广州体育馆作为残特奥会无障碍示范场馆,完善了手语和文字服务系统,并增设无障碍查询屏和智能服务桩,为不同群体提供便利,奠定包容性公共场馆的基础。

  承接赛事动能,服务全民健身

  大型赛事能够有效激发全社会体育热情,场馆在赛后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生活,是实现全民健身的关键。

  一个个鲜活案例,勾勒出十五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多元场景。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改造中提升场地景观与公共空间利用率。其体育场二层,赛后将对公众开放,成为常态化健身区;户外广场与骑行绿道、跑步道结合,形成开放式体育公园,增强了市民使用的便利性。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增设专业跑道、风雨跑道及多个街角公园,使原有封闭空间转变为开放式健身体系,被称为城市“无界体育公园”。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则与周边公园、自然山体整合,打造“生态体育公园”,形成兼具运动、休闲和自然体验的公共空间。

  部分场馆经微改造焕发新生,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生活空间。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改造后日均人流量翻倍,与体育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共同构成城市体育综合体。此外,惠州体育馆将喷水池区域改建为儿童乐园与滑板场,成为市民互动与运动的新空间。

  李军表示,场馆赛后运营多采用政府主导、公私合营或市场化运营等模式,这些模式往往根据地方经济与政策灵活调整,以适应赛后可持续运营的需求。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也表示,可以按照城市的定位提升场馆赛后利用效能。

  显然,粤港澳三地正因地制宜推进场馆利用,各有侧重。广东推动场馆全面开放,建设“15分钟健身圈”;香港依托启德体育园承接高端赛事与商业活动;澳门则以差异化运营满足特色文体需求。

  十五运会场馆改造与赛后利用,正形成“以赛促馆、以馆带产、以产惠民”的良性循环。场馆不再局限于赛事的容器,而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持续服务于市民健康、城市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为未来大型赛事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