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叶子申记者俞立严)11月19日,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获悉,福建省绿色外债试点业务自11月15日正式启动,试点首日便迎来“开门红”,辖内8家银行与8家绿色企业精准对接,完成外债登记近900万美元,资金将定向投入船舶更新改造、光伏产业建设、生态染整、绿色材料采购、节能清洁生产等领域,标志着福建在运用跨境融资工具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双碳目标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福建等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本次绿色外债试点在额度扩容与流程简化上双向发力,有效破解绿色企业融资难、效率低的痛点。一方面,将绿色外债类别风险因子下调至0.5,大幅降低企业跨境融资额度占用,助力企业撬动更多境外资金投入绿色项目。另一方面,外债登记、账户开立、资金汇兑等流程实现银行“一站式”办理,企业从提交申请到业务办结仅需数小时,显著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制定《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指引(试行)》,指导银行完善内控制度、健全绿色电子系统,保障试点业务合规高效推进;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多轮银企政策宣讲与业务辅导,扩大经营主体知悉范围;开展绿色外债业务市场需求调查,指导银行持续对接相关企业,为试点业务尽快落地做好前期准备。
某新能源科技企业负责人说,“新政直击痛点,让跨境资金调配成本与阻力大减,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为企业境内绿色项目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精准务实的政策创新。”
某船务公司近年来聚焦船舶结构优化升级,计划通过更新改造降低船舶能耗与排放。在得知福建启动绿色外债试点后,企业迅速与境外联属企业达成借款协议,资金专项用于船舶更新改造。公司总经理表示,绿色外债试点政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融资渠道,为公司的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
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推动试点政策提质增效。一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政策宣传,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试点政策;另一方面,指导银行积极发挥跨境金融的专业优势,助力更多优质企业通过绿色外债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构建全流程风险监测体系,确保资金合规用于绿色领域,让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助力福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更强跨境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