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公示稿)》,榜单变动偏大:安永华明蝉联榜首、内资所容诚进入前三甲、去年缺席的普华永道中天本年度回归并位列第四。在监管持续趋严的背景下,行业正经历一场由“规模竞争”转向“质量合规”的深度洗牌。
前十榜单显著更迭
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进入前100榜单的会计所,在业务收入、注册会计师数量方面均实现双增长。其中,2024年度业务收入(含分所)总计698.77亿元,较2023年综合评价全国百强业务收655.70亿元增加43.07亿元,业务收入整体增幅6.57%;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数量36561名,较2023年度增加2860名,增幅8.49%。
具体来看,安永华明连续两年综合得分位列第一,其2024年度事务所收入达68.66亿元;毕马威华振紧随其后,收入为52.29亿元;容诚位居第三,收入为25.61亿元。排名前十的会计所还包括普华永道中天、立信、德勤、信永中和、天健、天职国际、中审众环。
与2023年度相比,前十名榜单出现显著更迭,呈现此消彼长之势。一方面,去年尚在榜中的致同、大华本次跌出前十:致同由第6名跌至第14名,大华由第10名跌至第15名。另一方面,容诚与中审众环排名上升,分别由第5、第12名跃升至第3、第10名。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缺席的普华永道中天在本次排名中回归并位列第4。
“严监管”成排名指挥棒
今年5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新修订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办法》(下称“新规”),将“发生对行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事件”列为不得参评的情形,并将“处罚指标”权重设定为30%。结合会计所处罚记录与榜单变化可见,审计质量与合规风控的权重正在不断提升,成为行业评价体系的重要导向。
一方面,新规明确,发生严重负面事件的机构不得参评。曾经连续20年霸榜的普华永道因恒大事件缺席2023年度评价,2024年虽重返榜单,位列第4,但与榜首安永分差显著,其注册会计师人数同比减少560人,降幅达33%,反映出处罚对人才与业务的持续冲击。
另一方面,新规将“处罚指标”分值权重设定为30%(300分),直接挂钩近三年惩戒记录,仅次于“收入指标”的40%权重。例如,大华因近三年的金通灵造假案等7条事务所处罚、19条注册会计师处罚在2024年度跌出前十榜单,仅列第15名。
在严监管背景下,2022年至2024年未受重大处罚、执业质量稳定的部分本土所实现“弯道超车”。例如,容诚跻身前三,成为“大黑马”。
相比之下,尾部中小所普遍面临收入低、人员少、信息化弱等问题,部分机构因审计程序瑕疵受监管警示。在处罚扣分和合规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它们或被整合,或退出高风险审计业务,行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业内人士认为,从受罚机构排名下滑和业务收缩、合规领先的头部所与本土优质所持续受益、中小所加速出清等现象可以看出,行业竞争逻辑或已发生根本转变。未来,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核心不仅是“做大”,更是合规能力与审计质量的双重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