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9日讯 作为今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创新品种,数据资产ABS已发行了25亿元。这类ABS利用数据要素为基础资产增信或赋能,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路径。业内认为,为突破数据资产ABS发展的瓶颈,创新引领数据资产ABS实施过程的相关标准、规制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全市场已发行了7单数据资产ABS,规模合计24.9亿元。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均为AAAsf,发行利率在1.8%至2.5%之间。
图:已发行的数据资产ABS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对于资产证券化市场,数据资产ABS为今年的创新实践。今年4月,由天津安永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起、平安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的平安-如皋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据资产) (简称“如皋数据ABS”)成为我国首单数据资产ABS。
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的研报认为,从产品类型来看,我国目前发行的数据资产ABS产品类型主要分为数据资产赋能类及数据资产增信类产品。
数据资产增信类产品如“如皋数据ABS”,基础资产类型为应收账款。增信方面,除了第三方担保外,以出质人持有的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登记的交通、港口等领域的数据资产进行质押担保,数据资产质押占比超过50%。
数据资产赋能类产品,如上交所首单相关ABS——天风中投保应收账款2期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据资产赋能)。该产品通过引入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信裕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数据,对基础资产进行赋能,借助该数据对应收账款融资进行精准定价、优化供应商的筛选以及持续跟踪和分析应收账款回款等。
根据中债研发中心《2024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中的定义,数据资产证券化(ABS)是以数据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基础,通过结构化设计发行数据资产支持证券的金融过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本质均是将非流动性数据资产转化为标准化、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提升资产的标准化程度和流动性,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途径。
从上述已发行的产品看,数据资产ABS的基础资产包括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收费收益权、知识产权等。数据资产主要充当赋能的角色,通过风险隔离、结构化重组后,提供质押担保、信用增进、助力资产定价等。
大公国际认为,数据资产ABS落地,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数据要素作为新型资产类别的高度认可,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畅通数据要素“资源—资产—资本”价值转化通道的重大突破。
尽管数据资产ABS提供了盘活资产的新路径,但作为创新产品,其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廖志明认为,数据资产ABS发展面临的痛点包括:数据确权及登记标准不统一,影响数据资产的流动;完善的估值体系尚未形成,可能影响未来现金流的准确性;数据安全风险加剧,合规风险持续走高。
业内人士指出,数据资产ABS是解决数据密集型企业融资困境、满足投资者对新型资产配置需求的必然产物,市场潜力巨大。而基础资产界定模糊、估值体系不统一、操作流程无规范等问题,制约了数据资产资本化的落地进程。因此,在现有ABS的标准框架下,创新引领数据资产ABS实施过程的相关标准、规制的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大公国际建议,一方面,拓展可持续收益模式,通过数据授权、订阅服务、模型训练等商业化场景,逐步形成可量化、可持续的现金流基础。另一方面,推动“数金融合”创新,数据资产与传统实物或金融资产结合,形成“数据+产业”“数据+消费”等复合型结构,提升资产流动性与风险分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