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9 19:26:20 股吧网页版
财富在安定环境中滋长(念念有余)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余胜良

  翻看《芒市边民的摆》一书,看到这个云南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富裕的生活,颇为意外。在我想象中,边疆区域生产力落后,应该比内地贫穷才是,但他们聚集起来的财富显然超出预期。

  作者田汝康对芒市边民的调研分两次进行。首次调研为1940年10月到1941年4月,田汝康在芒市那木寨居住并开展了5个多月的田野调查,这次调研为著作积累了核心素材,他也于1941年9月完成了初稿《摆夷的摆》(“摆夷”是历史上汉族对傣族的旧称)。此后,因初稿部分材料有所欠缺,同时受当地土司邀请,他在1941年11月到1942年5月再次前往芒市,又补充调研了3个多月,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内容。

  他作为土司的贵客,在那木寨受到热情欢迎,深切感受到当地淳朴善良的民风。当地没有盗窃、没有乞丐,“夜里睡觉闭门锁户从没有人想到过,因为你去求施舍,别人总是有求必应,而且人家给你的,也许比你偷得的更要多些”。甚至有人觉得若遇到小偷,应当额外再拿些东西给他。边民捡拾牛粪时,不会动插有草杆的牛粪(草杆代表已有他人先发现待拾取)。这足以见得当地物质资源足以满足众人基本需求,不存在物资匮乏的困境,且当地劳动力紧缺,务工也能维持生计。

  那木寨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人均耕地多。按照书中所载,总产出的大约15%为官租,“一年所收获的粮食足足可以供给三年的食粮”,且当地几乎无灾无难,边民能够轻松积累远超日常需求的粮食与财富。

  除了耕田之外的经济活动基本上由内地人主导。来此做生意的一位内地人,竟然能买得起一辆卡车。寨子里每年要消耗大约5000箩(1箩通常在150—220市斤)谷米用于酿造米酒。一个姓姜的内地人,其父亲在此酿酒30年,赚得那木寨以及附近村寨19公顷土地的耕种权。

  当地寨民赚得的财富主要用于“做摆”(傣族重要的宗教活动)。文章称“做一次摆的消耗足够维持四十家一年的生活,也就是那木寨六分之一人家的生活,亦或是全寨两个月的生活”。为了积攒财富,当地人农闲时还会到缅甸卖工,这些劳作都是为了积累做摆的资金。

  这和我记忆中的传统乡村完全不同。中原地区土地平整,耕作条件好,我1985年左右开始有记忆,当时已解决温饱问题,但耕作依然辛苦,需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劳动,还没有拖拉机。招待贵客的食物是煎鸡蛋,过年杀猪也是多家分吃。小麦价格高,部分村民以玉米充饥,节省小麦对外出售。村民衣服都为手缝,还能看到补丁。

  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本应更为富裕,但从房屋来看,当时都是用土窑烧砖做成的砖瓦房,这些房屋很快会被平房替代。而砖瓦房之前是土坯房,砖瓦房是包产到户后,村民温饱问题解决、生活稍微宽裕,才立即开始改善的居住条件。

  从历史上看,中原地区生产力先进,但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容易成为军事争夺地,而且水患严重。定居于此的村民,很容易一茬茬灭亡与流散,居无定所之下,无法安心生产、聚集财物。平原上的村庄,大多是落荒游民新建起来的,这些游民没有族谱,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

  我在河南的郭亮村旅行时,发现当地民房颇为厚实。尽管该村位于交通不便的太行山,却比山下平原地区更为富裕。我推测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相对封闭,反而因此躲过荒乱,和平时日更为长久。

  费孝通1936年调研江苏太湖边一个村庄,写下《江村经济》一书。这个村庄有活络的商品消费,农民生活较为富裕,是当时中国乡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江浙及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生活稳定,居民在居住和食物上都颇为讲究,也培养出一批批全国知名的读书人,当地很多家族都有族谱,能追溯来历。

  但《江村经济》中记载了溺婴现象,这是村民为了保证口粮而主动采取的措施。苏浙地区经济发达,但赋税也较重,是国家的税仓,这可能是溺婴现象的原因之一,更多的原因或许是人均耕地受限,缺乏开拓空间。

  相对而言,那木寨简直是人间天堂。人们不愁吃穿,经常举行庆典聚会,因为有佛教信仰,普通人家也能在精神层面获得平等归属感,冲淡了世俗的阶层偏见。人均耕地多、产品有剩余,使得当地人无需为生存争夺。

  田汝康进行田野调查时,正是日军侵袭中国之时,不少地区生产受到破坏,居民流离失所,而这片边疆地区未受战乱打扰,依然能安然度日,这也是当地人得以富裕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南古镇的发展轨迹与内地相似,建设主力多为来自内地的开拓者,因此带来了内地的建设特征。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令人印象深刻,各地文化在此交融,既有传统牌坊,也有1928年由旅居缅甸的和顺华侨捐资创办的图书馆,成为边地文化振兴的见证。

  安定的环境,能滋生出稳定的预期,财富也才能一代代聚集起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