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9 15:18:49 股吧网页版
年内超过45家机构出现高管变更,信托业掀人事迭代潮
来源:北京商报

  信托业高管变更潮仍在持续。11月18日,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日内收到3则批复,涉及董事及两名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获准,这并非个例,而是今年信托业高管人事频繁变动的缩影。稍早之前的11月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也发布公告核准王会妙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裁的任职资格。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5家机构发生核心管理层更迭,甚至包括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头部机构。

  高管密集变更

  11月以来,除浙商金汇信托以外,还有多家信托机构发生人事变更,例如11月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核准王会妙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裁的任职资格,同日,深圳金融监管局也发布相关批复核准刘晓斌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任职资格。11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姚俊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11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公告核准宁宇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

  更早时候,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批复,核准胡昊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这位“80后”高管从暂代董事长到正式履职,完成管理团队平稳衔接。此外,还有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中铁信托总经理获批,任职人选均为信托公司内部的升迁或股东集团的调派。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25年至今,信托业已有超过45家机构发生核心管理层更迭,涉及机构类型广泛,既包括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头部机构,也涵盖上海国际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央企及地方国资背景的机构,以及万向信托、爱建信托等民营及混合所有制机构。变动职位涵盖了董事长、总经理等多个关键岗位。

  “信托公司内部的升迁或股东集团的调派成为一把手依然是现在及未来的主要方式,现在信托公司多为大集团特别是央企、国企旗下的重要金融牌照,各大集团都非常重视内部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提升大股东对公司运营的深度参与。”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提到,信托公司的转型更依赖于团队的执行能力和对公司文化的理解与贯彻,这是公司内部提拔高管沿袭企业文化的基础。

  考验专业能力

  核心高管密集变更,主要源于信托业的转型。

  2024年正式实施的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将信托业务明确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直接推动行业告别以往依赖房地产、政信的传统融资类业务模式。服务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等新型业务正成为转型的核心方向。

  这一业务结构的调整,对高管团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三分类”新规的实施对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托公司高管团队需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深入理解并能够有效执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受托服务等新业务方向,以适应行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也迫使公司寻求具有新型业务经验的领导人。

  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托公司也需要通过高层管理团队的更新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应对能力。“不少信托公司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扩张后,现在更注重提升内部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水平,这往往伴随着管理层的变动。”余丰慧分析道。

  从数据可以看到,当前信托业转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占比已攀升至46.17%,首次超越传统融资类业务成为第一大配置领域;而此前占比常年居首的房地产领域,其资金信托占比已降至4%以下。

  但随着近年来监管趋严,政策指引越发细化,处罚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合规经营得到各家信托公司的高度重视。“在三分类等新规指引之下,各家公司加速转型,更换高管为公司注入新经营理念,高效指引公司适应监管合规要求,推进公司规范化经营,完善公司团队合规体系建设,避免合规问题带来的损失和处罚,保持稳健持续经营,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整合金融行业资源,提升风险管控和业务拓展能力。”廖鹤凯说道。

  展望未来,余丰慧预计,这种人事密集变动的态势将在短期内持续,但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渐趋于平稳。一方面,行业转型仍在继续,对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领导者的需求依旧强烈;另一方面,随着各家公司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管理层的稳定性将有所增加。因此,虽然短期内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人员流动,但从长远来看,信托公司将更加重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廖鹤凯进一步指出,回归信托本源,有效运用信托制度优势,多维度服务实体经济是目前转型期各家机构探索的重点,特别是加大绿色金融、ESG的占比,同时信托业务发展面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挑战,在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减弱、房地产信托业务收缩等因素影响下,信托公司可以更多地关注这一阶段的新基建、不良资产处置、企业重整等新领域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