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三大指数盘中走势涨跌不一,电子板块小幅走弱。截至发稿,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跌0.21%,成分股中,瑞芯微、南大光电、寒武纪-U等涨幅居前,佰维存储、拓荆科技、江波龙等下跌。此外,中证电子指数跌0.31%。
相关ETF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芯片ETF天弘(159310)近10日资金净流入额3045万元,净流率2.36%,均居深市同标的第一。
芯片ETF天弘(159310,场外C类012553)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在政策支持与需求爆发双轮驱动下,板块业绩持续高增,Wind金融终端显示,该标的指数2025年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62%。
电子ETF(159997,场外C类001618)作为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电子指数的ETF,聚焦半导体、消费电子、AI芯片等硬科技领域,一键打包电子产业龙头,布局数字经济时代“硬科技”投资机遇。
消息面上,据财联社,近日,一项研究展示了一种无创植入微型电极设备的方案:通过静脉注射,让微型电极“搭乘”着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直达大脑病灶。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作者是一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等机构的国际研究团队,研究得到了中国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支持。
此外,据央视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获悉,该研究院与国内合作单位近日在空天院丽江站组织开展了星地微波高码率通信实验,重点对高阶调制解调技术进行验证。此次实验成功将X频段星地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6.0吉比特每秒(Gbps)、Ka频段提升至20Gbps,数据传输速率再创新高,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东海证券表示,当前电子行业需求持续复苏,供给有效出清,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我国国产化力度超预期。建议关注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存储涨价等结构性机会。
银河证券认为,近期半导体板块略有回调,长期逻辑不改。支撑半导体板块长期发展的逻辑并未改变。在外部环境背景下,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是长期趋势。设备与材料在国产创新顶层设计下逻辑最硬,数字芯片是算力自主的核心载体,先进封测受益于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