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9日电(刘羿鹭)数字化正成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这家拥有40余年历史的传统煤化工企业,近年来聚焦节能降本与提质增效,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精细化管理,让传统生产线焕发出新的活力。
智能生产:数据驱动降本增效
在天脊集团的生产厂区,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正精准调控着生产流程。这套系统如同给生产线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模型预测,智能预判生产波动并自动优化工艺参数,使生产装置始终处于最优运行区间。
在硝铵生产车间,这一变化尤为明显。面对液体硝铵高温、强腐蚀及工艺参数难以稳定调节的难题,APC系统通过新增的智能控制回路与专用监测设备,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寻优控制。
天脊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魏嘉详表示:“这套系统的应用,使我们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源消耗和人工成本也显著降低。”经测算,系统应用后,液体硝铵的日生产能力从120吨提升至700吨。
安全生产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是天脊集团另一项核心创新成果。目前,报警及预警管理模块、机泵群动设备状态监测模块、成本核算模块的试点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实现了对工艺运行、设备状态、生产成本等多项重要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分析及反馈。
报警预警模块通过预设关联指标程序,精准捕捉异常后弹出预警信息及应对措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处置;机泵群动设备监测模块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靠数据预判设备健康状态,优化维护策略;成本核算模块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将“算账”文化落到实处。
目前,成本核算模块在天脊集团方元公司试点成效显著。“以往,工艺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月度统计了解上个月的产量和物料消耗情况,数据滞后且烦琐。”方元公司经理陈光表示,“现在,中控大屏就能实时显示产量和物料消耗,操作人员可凭实时数据及时调优工艺,实现物料平衡。”此外,该模块还能将管理细化到班组,联动绩效考核,推动“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让价值创造更精准、更高效。
智慧物流:流程优化提速赋能
清晨,送苯司机王大彬通过手机App预约了当天的卸车时间。“八点预约进厂后,十几分钟就有化验人员来取样,九点多化验结果出来就开始卸车,整个过程比以往节省了三四个小时。”王师傅的亲身体验,正是天脊集团物流数字化改革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天脊集团打造的无人值守智能物流平台,实现了车辆入场、装货卸货、过磅计量、车辆出厂全流程自动化。这套系统就像智能“交通指挥员”,让物流运输井然有序。系统运行后,单车过磅时间从原来的3分钟缩短到30秒,车辆周转效率显著提升。原料苯卸车环节也通过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平均耗时缩短至2.5小时,卸车效率大幅提高,单吨运费成本下降。
天脊集团销售公司则通过运销管理平台,实现了产品销售、运输、仓储等业务的全流程管控。这一平台能实时同步成品库、各区域中心库及在途产品的库存数据,各销售区域可根据品类、运距、价格等灵活调配资源,让产销衔接更加精准高效。
谈及效果,天脊集团销售公司副经理、储运部部长高梧楠表示:“运销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销售公司汽运、铁运发货效率提升了20%,对账差错率几乎为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平台还沉淀了大量产品营销数据资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生产到物流,从安全到经营,天脊集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从单一环节优化到全流程协同的重要转变。当前,在“算账”文化指导下,天脊集团正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参与调研:梁恒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