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美丽中国呈现多元之美,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才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明确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系统思维更加协同、更加高效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拓展实践路径、强化科技支撑等,以规划一张图、实施一盘棋、监管一张网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以顶层设计强化整体统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在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统筹兼顾、系统施治。强化顶层设计,才能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要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控,将保护大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与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等统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张图”,更好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作用。完善森林、草原、河湖、湿地、海洋、水资源、水土保持、荒漠化、石漠化等相关领域的调查监测系统,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支撑体系,推动更好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各生态要素,以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区域发展潜力。探索跨部门协作机制,打通制度壁垒,建立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协同工作平台,为提高统筹兼顾能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以重大工程带动工作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离不开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生态工程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筑牢“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精准发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科学设计重大生态工程,认真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的前期谋划、可行性研究和用地、用能、环评、资金等关键要素保障预案编制工作。从生态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及内在规律出发,着眼于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找出问题根源,深入系统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推行“谋、建、管、运”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更好带动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助力民生持续改善。
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推动严肃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不断释放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效能,让生态环境执法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前沿技术,建立覆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的立体化、智能化监测网络,实现动态监测、精准感知。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科技基因深植于生态环境监测的“神经末梢”,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开发和利用,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推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助力建设覆盖全要素、体现系统性的生态环境评价系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模拟预测、智能预警,支撑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以只争朝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勇立潮头的拼劲,通过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力度,让山更青、水更绿、林更茂、田更肥、湖更净、草更丰、沙更固,努力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