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9 07:06:30 股吧网页版
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纵横)
来源:人民日报

  前不久参加一场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时,听到一位学者说起自家门口的一条马路,“一侧有隔离栏,另一侧却没有。没有隔离栏的那侧,总有汽车违停,经常发生剐蹭事故”。同一条马路,为何不在两侧统一安装隔离栏?这位学者道出个中缘由:马路两侧分属两区。A区不管,因为对面不属于自家管辖区;B区资金紧张,没法与A区一样。

  类似问题并不鲜见。比如,中部地区某地的油茶和水果产业基地分属两镇,一边在属地政府推动下争取到配套资金,修起水泥路和蓄水池,另一边却还是砂石路,灌溉问题也没解决。相邻之处,却因所属行政区财政实力不一、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发展水平迥异。

  交界处的“隐形墙”,阻碍着要素合理流动。这些“隐形墙”,说到底是行政分权壁垒与部门本位主义的表现。如何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可从组织重构、明确机制、资源畅通三步入手。

  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政策协调、服务联动,首先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各地实践来看,有的按照“产业关联、区域相邻、便于组织”的原则组建产业链党委,有的由人大、政协、政府部门、公检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建立联动工作联席会议,还有的在涉及跨区域重大项目时,以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成立建设主体来推动项目落地。

  组织成立后要规范运行,得靠清晰的权责制度设计,解决行政交界地带“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管不好怎么办”等问题。比如,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联合审批、联合执法、应急响应等流程,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协调成本。监督和问责方面,需建立跨越单一行政区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入上级督导或第三方评估机制,明确“有福同享、有责共担”。

  要向交界地带注入“活水”,关键在于怎样让“人、财、物、数”等资源实实在在流动起来。不可否认,各地的资源禀赋和财政实力有所不同,区域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讲究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共同进步。比如有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作和公共服务项目处在交界地带,倘若让一方承担,会产生“不愿投、投不起”的顾虑。相关各方按约定比例注入资金,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池,也许是解决“谁掏钱”难题的一个思路。

  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要让“多本账”合成“一本账”,在协商中得到最大公约数。这个公约数,正是优化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密码。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如何拆掉交界处的“隐形墙”》)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