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9 01:30:50 股吧网页版
派特鲜生关店近半 宠物鲜食的风口迷局
来源:北京商报

  作为宠物经济的细分赛道之一,宠物鲜食因为一则关店消息重新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曾欲打造宠物版“盒马”的派特鲜生创始人侯毅近日向媒体透露,因线下门店经营压力大,计划到今年12月中旬关闭所有门店,仅保留线上业务。顶着“光环”入局后一年便告别线下,派特鲜生的大起大落不禁让人开始思考,宠物鲜食风口的成色几何。

  派特鲜生败走

  当宠物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细分赛道也迎来众多入局者,宠物鲜食便是其中之一。去年,退休的盒马创始人侯毅再创业,创立带有浓厚“盒马”基因的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这也被认为是宠物鲜食赛道崛起的风向标。

  今年2月,派特鲜生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吸引不少前来探店的养宠人士;5月,派特鲜生完成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宠物行业天使轮融资新高。彼时,侯毅称要在今年底开出百家门店,力争成为上海宠物食品零食第一品牌。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先是有消息称,在派特鲜生18家门店中,已有7家在大众点评上的信息显示“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其中不乏开业仅数月的新店。随后侯毅便向媒体回应称,因线下门店经营压力大,计划到今年12月中旬关闭所有派特鲜生门店,但会保留线上业务。

  派特鲜生的企业资料显示,其售卖商品品类包括宠物现制鲜食、冷藏鲜食和创新糕点,以及超300款的量贩零食和一线宠物品牌商品。此外,派特鲜生延续盒马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目前能够辐射3公里范围内的即时零售消费需求。在经营模式上,派特鲜生打造“鲜食工坊+社交空间+全品类覆盖”的立体化模式,覆盖主粮、鲜食、保健品、药品、用品及零食六大品类,核心亮点为“现制现售”“冷藏鲜食”“烘焙糕点”等差异化鲜食产品,以满足宠物主对高品质、个性化喂养的需求。

  对于派特鲜生的败走,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分析认为,此次派特鲜生大规模闭店并非偶然,核心是线下重资产模式并未适配宠物鲜食市场的特性,同时也叠加成本、品控、市场等多重压力。

  洪涛表示,派特鲜生的线下门店多布局在商场等高客流区域,门店租金和人工成本较高,且宠物鲜食需要专业厨房设备与HPP(超高压灭菌)生产线,单条产线投入达千万元。同时,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约1/3,如鲜食滞销或退货将产生存货减值,而其主打平价路线,宠物鲜食的毛利远不及传统宠物干粮,重投入下很难盈利。

  同时,洪涛认为,派特鲜生的模式借鉴生鲜超市,但宠物食品的消费频次远低于日常买菜。多数养宠家庭单月仅采购1—2次宠物粮,难以发挥线下门店即时配送、现场体验的优势。门店开业初期靠新鲜感吸引的打卡客流,在热度消退后难以转化为稳定客源,门店客流持续不足。此外,派特鲜生在2月开出首店后,短期内便在上海扩张至18家门店,还曾计划年内开设百家门店,这种激进的扩张速度远超行业常规,容易导致门店选址、运营管理、供应链配套等脱节,部分门店仅开数月便歇业,也印证了其运营端难以支撑快速扩张的节奏。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判断。“派特鲜生门店大规模关闭,是多重成本压力与需求错配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重资产模式、配送半径短、订单密度低、需求有限复购低等原因。”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百子湾地区一家经营四年多的宠物鲜食店“杜克来了”。这家店在宠物鲜食赛道也算是老店了,目前已经在北京和全国开了几家连锁分店。对于派特鲜生开业不到一年全部关店的情况,作为同行的店主也分析说,重资产是运营难点。前两年杜克来了也是处于赔钱的状态,积累了一些固定客群后同步走线上销售渠道才有好转。据他介绍,目前大多数订单来自线上。

  成本与成交

  宠物鲜食的运营门槛并不低。但和当年的侯毅一样,不少创业者陆续闯进这个风口。

  在北京顺义区祥云小镇,今年初夏,一家名为“纯爪宠物烘焙”的门店开张迎客,该店主营自制的宠物鲜食、宠物蛋糕、宠物零食,以及精选的宠物玩具、衣服等。该门店以宠物健康和友好为主题,明厨亮灶且设有小院。

  “纯爪宠物烘焙”创始人张女士拥有十多年养宠经验。她表示,在开店前,先以年付的方式购买了美国AFFCO的营养配比软件,根据软件参数制作鲜食,产品完成后再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反复检测后才在门店进行售卖。而选择在祥云小镇开店,也是锁定周边3公里以内的中高端客群。

  张女士透露,经过几个月运营,已拥有约百位的固定客户,消费者按月或按季度进行定购,但目前还未能平衡每月的成本支出。张女士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笔账,门店租金、物业和水电约4万元/月,设备装修等约25万元,目前店内三位员工的工资成本约3万元/月。此外,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制作宠物鲜食,150克/包的成本约12元。即便面对较高的综合成本,张女士对门店的经营也颇有信心。“一方面门店刚起步,更多新品在同步研发,随着SKU提升利润也会增加一些;另一方面,固定客户对产品非常认可,说明我们的产品是优质的,运营方式也是对的。”她表示。

  张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选择线下门店主要考虑的是,宠物鲜食主打新鲜,有门店可亲自尝试,有明厨亮灶可直接参观,对于很多宠物主人具有吸引力,同时多数宠物主人对宠物营养的了解也并不多。张女士坦言,开店之初也曾考虑线上平台,尽管节省了房租等成本,但成交量却不尽如人意。“即便在网上销售,也多在本地范围,如果跨省市销售,一方面宠物鲜食需要短时运输,虽然很多食物进行了杀菌处理,但毕竟鲜食吃的就是新鲜和营养;另一方面,冷链的费用并不低,如果寄运量少则费用更高。同时,商家还需要运营大量的视频等证明自家商品的品质以及做售后维护,这些加起来成本都不低。”张女士说。

  很多商家直接将宠物鲜食定义为“猫饭狗饭”,并且品牌也五花八门。北京商报记者在小红书以“宠物鲜食”为关键词搜索,笔记数量已超50万篇,累计浏览量突破10万亿次,商品超过1万件。在淘宝平台上,“宠物鲜食”“猫饭狗饭”的商品更多。其中,作为知名品牌的蓝仕,销量超一万单,但评论中也会出现宠物食用后腹泻以及根本不吃等反馈。而不太知名的品牌,销量仅几百单甚至更低。

  无论线下店还是线上店,成本高企、成交不稳定,成为宠物鲜食赛道难以平衡的困局。举例来说,即便狗粮中相对较贵的品牌,如海洋之星、伯纳天纯等,在促销时,12—15公斤/袋狗粮的售价约400—599元,相当于只需15—25元/斤,而一袋狗粮能够让拉布拉多、金毛等大型犬吃至少一个月,柯基、法斗等中型犬吃两个月,泰迪、博美、约克夏等小型犬至少可以吃三个月。而150克装的宠物鲜食售价通常约25—30元,仅为小型犬一天的进食量。很多时候,“毛孩子”一天的饮食,除鲜食外,还需要添加狗粮、零食等。目前,购买宠物鲜食的消费者主要集中饲养中小型犬,横向对比下来,如果仅以主粮计算,即全价狗粮和“狗饭”,一只小型犬每天食用狗粮的花销约6—10元,但吃鲜食、狗饭的花销则要高达20—40元。

  对此,洪涛表示,宠物鲜食的食材成本高于普通宠物粮,再叠加冷链物流、低温储存的额外支出,售价居高不下也在情理之中。虽然很多宠主关注鲜食营养,但多数因价格敏感仍会选择平价膨化粮,高昂的成本既限制了消费群体的拓展,也让中小品牌陷入盈利困境。此外,洪涛认为,相比人类,宠物的肠胃更加脆弱,派特鲜生的现制鲜食多采用低温慢煮等模式,食材新鲜度、配方稍有偏差便易引起宠物腹泻等问题。此外,鲜食需解决冷链配送、保质期管理等难题,目前行业又无统一的宠物鲜食安全标准,进一步加大了品控和供应链管理的难度。

  前述店主张女士就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前给自家宠物带回几包朋友制作的鲜食,品质和营养肯定没有问题,味道也不错,但“毛孩子”吃完后当天便吐了几次。张女士咨询医生后被告知,食物本身问题不大,只是小动物的肠胃不习惯。北京一家连锁宠物医院的医生针对宠物出现的肠胃不适现象表示,犬猫长期固定饮食,肠胃道菌群基本已形成固定习惯,在营养吸收能力长期不变的情况下,突然改变饮食结构,营养摄入量改变可能会导致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此外,因为多数宠物犬猫品种的基因问题,可能会对一些鲜食中的蛋白质或其他成分不耐受,导致过敏性肠胃炎。

  暂无国家标准

  事实上,宠物鲜食赛道蒙眼狂奔,但国内并无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在此情况下宠物鲜食商家在产品标注时仅注明食材、生产日期等,或直接引用国际标准,但这也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的疑虑。

  据了解,目前国际认证的宠物鲜食标准,主要来自AAFCO、FEDIAF和NRC三大国际公认的为宠物食品制定营养指南和标准的权威机构。目前认证标准为60分的营养基准线,从各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例如完整均衡的营养、消化率、营养成分比例、成分质量与安全、标签要求等。

  而从我国情况来看,目前针对宠物饲料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国家标准体系,主要由农业农村部负责监管。但目前的标准主要涵盖《全价宠物食品犬粮》(GB/T 31216)和《全价宠物食品猫粮》(GB/T 31217)。除此之外,强制性国家标准还包括《宠物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中)和《宠物饲料卫生规定》(2018年实施),主要针对原料、质量控制、安全性检测与追溯进行规范,并明确宠物饲料的卫生指标,包括农药残留(如滴滴涕≤0.05mg/kg、多氯联苯≤40μg/kg)、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不得检出)等要求。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在大的范围,比如宠物饲料有明确要求,但细化到零食、鲜食等,暂无标准。

  例如,蓝仕品牌在网上所售卖的“蓝仕热狗饭多维肉梁”,说明书中原料组成、添加剂组成、成分分析确实标准很明确,但在执行标准一项,填写的却为Q/0181LQCW005,也就是说仅为企业标准。同时,知名宠物鲜食品牌mankee(馒奇),在品牌介绍方面主打北美资深配方师联合中国研发团队,并明确标注“产品符合AAFCO成犬营养标准”,但产品执行标准为Q/NTMQ 001—2023,意味着同样是企业标准。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馒奇在售价上明显高于其他鲜食品牌,例如鸡肉+牛肉配方鲜食,85克×8包的优惠价为99元,相当于66元/斤,其他肉类成分食材成本更高一些,售价也相应更高。

  洪涛认为,目前国内对宠物鲜食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加工标准,像水分含量、菌落总数等关键参数均无明确规范,甚至连团体标准都未形成。部分商家将经高温杀菌的湿粮、罐头当作鲜食售卖,混淆消费者认知。同时该品类处于监管真空,生产资质审核无明确依据,小作坊产品充斥市场,且大多不做第三方检测,食品安全隐患极大。

  洪涛建议,应加快构建多层级标准体系,优先出台国标,明确宠物鲜食的原料标准、微生物指标、冷链温度等核心参数;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作为补充,衔接国标与企业标准。同时借鉴日本经验,细化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规范,推动部分优质企业标准升级为行业标杆。在强化全链条监管与溯源方面,应要求企业办理齐全相关资质,强制建立原料溯源系统和生产、流通环节记录;对自产自销小作坊推行登记备案制,定期抽检。利用技术手段搭建温湿度监控平台,对冷链运输全程监管,违规企业面临下架、高额罚款等处罚,加速淘汰不合规产能。

  柏文喜也表示,目前企业使用的标签混乱,同一款产品写“人用级食材”“AAFCO标准”却无任何认证编号,消费者无从比对。另外,更有直播、团购出现“家庭厨房”式小作坊,无生产许可证、无保质期标注,监管存在空白地带。他的建议是,应先推行业/团体标准再升国标,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宠物食品分会牵头,先出台《宠物鲜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明确原料等级、杀菌工艺、冷链指标、标签标识;运行一段时间后经过评估升级为强制国标。此外,在企业责任方面,应要求所有鲜食品牌入驻农业农村部“宠物食品追溯平台”,批次出厂检测报告扫码可见,未入驻不得在主流电商与商场销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