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恒指短线失守26000点关口,哪些交易信号值得关注?②场内分歧加剧空头情绪回潮,影响有多大?
受美股行情转弱影响,今日港股跟随外盘一同下挫。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72%失守26000点大关,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65%及1.93%。
【空头短线回潮恒指失守26000点关口】
盘面上,大型科网股今日进一步走低,快手、百度、小米、京东等个股均创短期新低。

其他方向上,黄金、有色、锂电等短线高位板块加速回调。此外,金融、地产、石油等蓝筹股跌幅明显。新消费、苹果概念等热点也纷纷走弱。
上涨的板块中,半导体芯片股逆势活跃,主要受存储芯片景气带动。
整体上看,恒指短线向下加速调整,今日收盘跌破26000点关口。
值得留意的是,今日恒指全天成交2421.12亿港元,深度回调过程中再度放量,多空分歧加剧。
沽空方面,今日总沽空金额为325.08亿港元,相当于恒指成交额的13.43%,沽空延续高强度。
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沽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35.31亿港元、17.87亿港元、14.21亿港元。
【外盘风险情绪恶化高位板块短线杀跌】
行情层面,今日各大热点板块普跌,仅半导体芯片板块受益AI热度逆势走强,市场延续弱势整理结构
且由于大市调整幅度加大,高位板块的杀跌行情有所扩散。今日不仅锂电等成长型行业走跌,金融、能源等高息红利资产也明显回落。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近期港股的调整还主要受复杂的宏观信号影响。
在美国政府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之后,交易员和政策制定者正在等待大量数据出炉,美联储降息前景受数据真空影响,美股短线也出现三连跌走势。
但与此同时,外资仍密集唱多中国资产,且配置仓位还有不小的空间。
摩根大通方面表示,随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受益于近期的政策刺激和技术突破,全球投资者已开始将资金重新配置到一些中国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股票上。但当前的资金配置规模仍低于2015年至2021年的水平。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发表观点称,三季度外国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中国股票,低配比例从-1.6%升至-1.3%。全球前40大投资机构的中国股票持仓也升至1.1%,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按行业划分,国际投资者增持最多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保险、能源和材料及互联网。
【两地市场短线同步调整机构仍看好港股估值抬升潜力】
另一方面,A股近日也是连续调整,几乎和港股同步。沪深两市成交额1.93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53亿。
不过,由于短线港股下行速度过快,AH溢价指数已连续多日在120下方运行。考虑到两地市场的比价效应,A股目前仍在4000点附近震荡,也对恒指形成一定吸引,或有利于稳固短线走势。

展望后市,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当前港股对比历史/海外或有上行空间,估值盈利匹配视角下,中期港股估值有抬升潜力。明年港股低配+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有望超预期回流,南向定价权提升背景下明年流入规模或超1.5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