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18),港药表现震荡,创新药纯度100%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冲高回落,盘中一度涨超1%,盘中成交额轻松突破12亿元!资金面上,近3日累计净流入近10亿元,今日盘中再获资金青睐!截至11月17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35亿元,同类持续领先!

截至10:03,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权重股涨跌互现:百济神州涨近3%,信达生物、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微涨;下跌方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石药集团跌超1%,中国生物制药微跌。
消息面上,11月17日,百济神州宣布III期HERIZON-GEA-01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HER2靶向双特异性抗体泽尼达妥单抗单药或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作为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食管腺癌(GEA,包括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和食道癌)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创新药号角再次吹响,后续行情走势怎么看?】
方正证券认为,自上周四开始,创新药开始进入反弹态势,从消息面上看,百济神州周三晚间发布2025年三季报,业绩全面超预期,Q3继续加强了正盈利趋势,从而带动了创新药行情。
创新药核心逻辑从未打破,百济打开创新药行情空间。本轮创新药从8月中下旬进行调整状态,部分个股尤其是港股调整剧烈,市场对创新药的核心逻辑出现怀疑,部分市场资金在博弈扰动下有减仓,但实质上创新药BD的逻辑从未改变,从后续一二级层出不穷的BD可以印证,部分个股调整剧烈是预期过高过于超前导致,不是行情逻辑的证伪或终结,这点从核心大票稳健的走势上可见一斑,上周百济的三季报相当于给创新药行情注入了稳定剂,提示中国原研新药可以在国际市场获得丰厚的回报和利润,打开创新药行情空间。
未来创新药将呈现核心大票震荡上行,新机会继续涌现的慢涨行情。展望后市行情,本轮创新药行情将不同于第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在认可创新药逻辑的基础上投资将变得更加理性,核心大票将随着临床计划、临床结果和商业化的逐步兑现震荡上行,同时伴随着市场热点和新的前沿进展,永远有新的小票机遇涌现的行情机遇,如siRna、invivocart等等。(来源:方正证券20251116《创新药号角再次吹响,后续行情走势怎么看?》)
国金证券也指出,经历2个月的回调,创新药上周迎来反弹。12月密集学术大会数据即将披露,叠加已BD出海管线海外临床进展顺利,以及创新药企扭亏节点到来,创新药行情有望持续。展望12月,ASH(12月6-9日)、ESMOAsia(12月5-7日)、ESMOIO(12月10-12日)等大会即将开展,国产创新药闪亮登场。
【BD之后,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国信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在2025年表现亮眼,主要由出海预期与销售快速增长驱动。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板块呈现显著的超额收益,核心受益于持续不断的BD出海落地、优秀的临床数据读出以及政策端的支持。创新药板块处于销售快速放量期,随着一系列重磅品种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医保,在国内的产品销售迎来快速增长;同时,产品海外销售快速增长,成为板块营收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并且随着营收端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司在费用端的合理控制,板块业绩大幅扭亏。
国产创新药展现出全球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BD交易)的数量与金额大幅上升。从数量上看,中国创新药资产占MNC药企交易案例的比例由2020~2021年的~5%快速提升至2025Q1-3的15%以上水平;从金额上看,2025Q1-3MNC药企创新药交易中中国资产交易总金额达到476亿美元,占比~25%;首付款金额32亿美元,占比~4%。出海资产的相关领域仍以肿瘤为主,从2024年至今逐步扩展至自免及代谢等慢病领域。

BD之后,关注全球临床推进以及关键数据读出。在对外授权之后,国产创新药进入全球临床阶段;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资产进入到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包括科伦博泰/默沙东的sac-TMT,百利天恒/BMS的BL-B01D1,康方生物/Summit的依沃西,三生制药/辉瑞的707等。2026年起,预计将有多项中国资产的全球3期临床迎来数据读出。国产创新药有望通过优秀的临床数据在全球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截至10月,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高达72.47%,高纯度浓缩港股通创新药精华!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