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黄世霖近期宣布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公司1%的股份,初步确定的转让价格为376.12元/股,预计套现约171.63亿元。这一消息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尽管采用了对二级市场冲击较小的询价转让机制,但宁德时代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仍出现明显回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吸引了55家机构参与报价,最终由16家机构投资者成功受让,认购倍数高达3.2倍,显示出专业投资机构对宁德时代长期价值的认可。这场“百亿级”股东减持背后,不仅是个人资金安排的动作,更折A股市场减持方式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产业资本新一轮的战略布局。
高折价下的机构“抢筹”:市场信心未改
本次宁德时代询价转让的定价为376.12元/股,仅较11月17日收盘价390.78元折价约3.75%,远高于规则允许的最低70%均价底线,也显著优于市场预期。这一接近市价的成交水平,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宁德时代的强烈配置意愿。数据显示,共有55家机构提交有效报价,合计认购需求达1.465亿股,是实际转让数量的3.2倍,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最终,16家合格机构投资者成功获配全部4563.24万股股份。由于询价转让设置了6个月的锁定期,且受让方均为具备专业判断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这种机制有效避免了短期内的集中抛售压力。可以说,这场看似利空的减持,反而成为一次检验市场信心的“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核心资产依然受到机构资金的追捧。
黄世霖的“另起炉灶”:从退出到战略协同
此次减持的主角黄世霖并非普通股东,而是宁德时代的联合创始人和前“二当家”。他与董事长曾毓群共同创立公司,并在2022年8月辞去所有职务。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次减持并非出于对公司前景的悲观,而是黄世霖个人进行产业布局的资金准备。公开信息显示,黄世霖是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时代星云”和“集智储能”的实际控制人,其业务聚焦于“光储充检”赛道,与宁德时代的主业形成战略协同。宁德时代本身也持有时代星云约18.96%的股份。因此,外界普遍猜测,此次套现的超170亿元资金,将用于加速其在储能领域的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这一定位使得此次减持被解读为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而非简单的财富套现。
询价转让的兴起:一种更成熟的减持模式
黄世霖选择询价转让而非大宗交易或二级市场直接减持,凸显了这一机制的优势。询价转让的核心在于“非公开”和“锁定”:它仅面向机构投资者,避免了对散户的直接冲击;6个月的锁定期则抑制了短期套利行为,降低了后续抛压。自2020年以来,A股市场询价转让的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10月中旬累计金额已近600亿元。这种模式的“井喷”,反映了大股东在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维护上市公司股价稳定和市场信心。对于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优质龙头企业,询价转让既能实现高效的股权流转,又能引入认可其长期价值的战略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已成为一种更为成熟和负责任的减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