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陈芳)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于11月15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结合平台经济行业特点、经营模式、竞争规律等,及时总结反垄断监管执法经验,提出8个场景中的新型垄断风险,引导平台经营者加强平台规则审查和算法筛查,构建全链条合规管理制度。对此,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18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指引》虽不具强制力,但对平台经济管理意义重大。规则审查和算法筛查要求,能推动平台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过去平台为追求流量和利润,规则制定常忽视公平竞争,算法也易滋生不正当竞争。比如算法推荐可能让部分商家获得不公平曝光,破坏市场秩序。《指引》出台后,平台会主动审视规则,避免出现歧视性条款,算法设计也会更注重公平透明。这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中小商家有更多发展机会,激发市场活力。”朱克力表示。
《指引》结合反垄断监管执法经验,以示例方式为平台经营者列举了8种风险:平台间算法共谋、组织帮助平台内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平台不公平高价、平台低于成本销售、封禁屏蔽、“二选一”行为、“全网最低价”和平台差别待遇。市场监管总局鼓励平台经营者结合《指引》列举的风险示例,主动开展风险评估自查,避免发生示例中提及的反垄断合规风险。
朱克力分析,8种风险中,平台间算法共谋、封禁屏蔽、“二选一”行为影响力较大。平台间算法共谋会让市场价格等关键信息被操控,破坏市场价格机制,损害消费者利益。比如多个平台通过算法统一调整商品价格,消费者失去选择低价机会。封禁屏蔽行为会限制市场竞争,阻碍新进入者发展,破坏市场生态。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指引》有针对性地对多类新型垄断风险作出提示,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平台经营者公平竞争发展信心,有能力、有动力摆脱低水平同质竞争的桎梏,释放更多开展前瞻性研发的潜能,推动平台企业将力量向优质创新倾斜,布局更多新兴产业。
在朱克力看来,平台经济从“自我优待”走向“自我规制”,需多管齐下。平台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和商家反映的问题。行业协会也应发挥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平台自我约束。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管,提供方向和保障,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平台自治的协同治理格局,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