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网购骗局“新马甲”
来源:经济日报
“快递已放家门口,有疑问请拨打电话”,这样一条看似平常的短信,可能藏着诈骗陷阱。“双11”前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大促销力度,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布下陷阱。退款理赔、快递异常、点券返还……诈骗套路花样百出,令人咋舌。
值得警惕的是,依托大数据技术的新型网购诈骗开始出现。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消费记录、购物偏好、支付能力,乃至心理特征,又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诈骗“利器”,精准锁定目标,量身定制骗局。
例如,有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客服,以“订单异常需取消”“货坏退款”为由,诱导消费者点击虚假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有虚假商家客服将消费者拉入所谓的“商家群”,声称“帮店铺刷单就能赚佣金”。这些骗局往往与真实消费环节高度贴合,消费者稍有不慎便会落入圈套。
治理网购骗局,需多方协同构建起全方位反诈防护机制,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电商平台应主动担当作为,做好平台安全防护和数据管控,严防消费者信息泄露。同时,运用技术手段识别和拦截可疑链接,加强入驻商家资质审核,建立快速响应的反诈机制。快递物流企业要完善消费者信息保护机制,坚决杜绝从物流环节泄露消费者数据。监管部门则应持续加大对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不明链接、谨慎提供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主动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