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是当前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新秀与焦点。2025年被誉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元年。从年初春晚上的会跳舞,到10个月后可以后空翻,中国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向“新”攀登,研发迭代速度堪称“以周计算”。
11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WIMC),将同期举办智能制造产业链展览,其中一大主题就是机器人制造产业。届时,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将集中亮相,展示最新成果。
作为大会主办方之一,南京机器人产业的实力不可小觑,这里不仅培育了埃斯顿、亿嘉和等主营机器人产品的上市公司,还逐步形成了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全链条体系。大会前夕,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企业,了解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向“质”攀升的实践路径和最新成果。
埃斯顿:重载“大力士”应用广泛
工业机器人挥舞“巨臂”轻松举起千公斤重物,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精准完成螺丝锁付、巡检搬运……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斯顿”)的研发与展示厅内,一批高端机器人正以硬核技术展现“南京智造”的实力。
“我们已拥有3千克到1200千克负载的近百款机器人产品,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制造和服务领域,”埃斯顿执行总裁周爱林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29.4万台,埃斯顿自动化出货量为3万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占比达10.5%,连续两个季度位列第一。截至目前,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已连续7年稳居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出货量首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池等30多个细分领域。
今年,埃斯顿在竞逐市场方面持续发力。在重载机器人领域,公司今年重磅推出的国产首款负载高达1200千克批量应用的六关节机器人ER1200-3300,为我国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支撑,展现了国产重载机器人的技术实力与快速交付能力。周爱林介绍,公司今年还凭借自主研发的“全栈式智慧运维机器人解决方案”获“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一等奖。
与此同时,埃斯顿在AI浪潮下,积极探索“AI+具身智能”的融合应用,接连推出语义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以及协作机器人等先进产品,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亿嘉和:特种机器人的“南京名片”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嘉和”),是一家机器人智能应用服务商,致力于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于2018年登陆A股主板。
在亿嘉和展厅,一台“虎头虎脑”的黄色机器人格外引人注意。“这款特种机器人名叫M100巡检机器人,应用在地铁车辆检修。别看它个头小,在地铁日常检修方面可发挥了大作用。它能够精准拍照识别螺丝松动和异物附着,整体识别率超过96%。”亿嘉和董秘张晋博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
近年来,除了轨交领域的机器人研发,亿嘉和还推出商业清扫机器人、共享充电机器人、高压电带电作业机器人、变电站无人助手等,这些多样化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和设备在能源、交通、医疗和清洁等领域正得到广泛应用。
据介绍,今年,亿嘉和已完成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能源高危场景的首次应用,并不断在高端康养和家居场景深入开拓。
天创机器人:打造危险场景“逆行者”
不惧高温、不怕雨淋、操作灵敏、防爆卫士……在南京天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创机器人”)具身智能体验中心,穿着大红色外衣的天魁防爆人形机器人十分吸睛。
据介绍,天创机器人研发的“天魁”系列防爆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个获得IIC T6级防爆认证的工业危险环境下可作业机器人,填补了危化场景作业与应急救援领域的技术空白。“它单只手臂最大负载25公斤,是人形机器人里举重能力最强的,身高也是行业之最,机械臂全展开后最长可达3.3米。”天创机器人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天魁防爆人形机器人搭载了公司自研的切割、钻孔、打磨、抓取等16款专用工具,可以拧阀门、搬重物、拉闸刀、切割、破拆,做危险场景的“逆行者”。
据诸德伟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已投运的特种智能运维机器人已超5000台,总交付量位居全球第一。
南京工艺:传统机床厂的与时俱进
一家成立了70年、主营滚珠丝杠与滑块轨道的传统机床厂,也能成为机器人制造产业链上企业?
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工艺”)的5G+滑块智能生产车间。这里厂房虽旧,但内置生产设备却是崭新的、智能的。只见机械手灵活地将导轨滑块的原材料投入加工中心,自动引导运输车穿梭于立体库与产线之间。
成立于1965年9月、50年前成功试制国内第一套滚珠丝杠的南京工艺,始终与时俱进,产品不断创新,主营产品从滚珠丝杠到滚动导轨,再到各种机械臂关节零部件、滚动零部件,紧跟市场需求脚步。
“机器人是由关键核心零部件集成打造,关节、运动功能单元等看不见的地方,都有公司生产的功能部件的身影。”南京工艺副总经理曹泽云介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升级,为南京工艺的产品拓展了更广泛的需求场景和想象空间。
如今,南京工艺已成为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专业生产制造企业,并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充满期待。除了在大会上展示各自在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外,他们也希望通过大会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挑战与机遇,促进更多实质性合作,汲取全球经验,推动南京机器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多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