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上行,恒生指数更于10月初突破27000点,创近三年新高,随后在26500点附近震荡。在此背景下,具备防御属性的红利资产备受青睐,相关ETF涨势强劲且持续获资金流入。如港股通红利ETF广发(520900)在宽基指数震荡期间实现五连阳(11.6-11.12)。截至11月15日,该产品10月、11月持续获资金净买入合计1.43亿元。从业绩表现来看,港股通红利ETF广发(520900)年内回报为19.30%,显著优于同期中证红利指数区间3.33%的涨幅表现。
港股通红利ETF广发(520900)及其场外联接(022719/022720)紧密跟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该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为成分股,聚焦高股息国资央企资产。截至11月15日,指数前三大行业(及权重)分别为石油石化(29.7%)、通信(21.2%)、交通运输(13.5%);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合计达72.4%,涵盖能源领域的“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通信领域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龙头央企,呈现出显著的价值风格和防御性特征。
从历史表现看,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长期超额收益显著,自指数发布以来至今(2017.6.28-2025.11.15),其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达120%,年化夏普比率0.54,优于同期恒生指数1.56%的涨幅;成分股盈利稳定性同样突出,过去六年(2018-2023)归母净利润年均增速9.29%。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股息率中枢从2015年的3%-4%大幅提升至2023-2025年的5%-9%,反映出央企分红能力的持续增强。在当前无风险利率下行、年末股市波动加大的市场环境下,跟踪该指数的港股通红利ETF广发(520900)等指数化工具或迎来较好的配置时点。
多家机构表态看好港股红利资产的表现。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或成为红利股底部布局、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时点之一,关注估值筑底后风格切换以及增量资金稳健配置需求带来的布局机会。长江证券亦表示,从长周期来看,红利板块在低利率时期更具配置价值,红利板块的超额收益跟国债利率呈现负相关性,当前红利资产的股价空间正在打开,价值持续凸显。广发证券策略则表示,当前港股牛市的基础并未破坏,配置上建议仍采用杠铃策略,以红利资产(尤其是港股高股息)作为底仓长期配置,以科技成长资产博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