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宣布,该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了全国产自主研发脑机接口芯片首例临床植入手术,并成功采集到患者大脑中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信号。医院称,目前患者接受了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几乎丧失功能的右手已能完成一些精细动作,运动功能显著改善。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手术由武汉协和医院与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但并未透露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全国产自研脑机接口芯片首例临床植入手术

医生与工程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武汉协和医院供图
据介绍,该名患者此前因脑梗塞导致整个右侧肢体瘫痪,尝试了为期一个月的无创脑机接口训练,但其手部功能并没有明显改善。武汉协和医院脑机接口专家团队在全面评估病情、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
9月22日,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将全国产脑机接口芯片植入该患者脑部。据介绍,此次手术基于衷华脑机完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高性能脑机接口芯片技术,将芯片精准植入患者的颅内,既保证了较高的信息采集质量,又能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患者目前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植入芯片性能稳定,神经信号解码准确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一个多月来,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其右侧肢体肌力显著增强,在没有器械辅助的情况下,手臂能够轻松上抬,原本无法活动的大拇指功能明显改善,并能完成抓握水瓶、将瓶口对准嘴巴喝水的连续动作。
“在协和医院植入脑机接口芯片的这一患者,已经实现了自主抓水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展。”衷华脑机董事长黄立在11月15日的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七届企业家大会上说。
脑机接口通道数量太多?黄立回应

黄立在华科大第十七届企业家大会进行主题演讲上证报荆淮侨摄
衷华脑机是国内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创新企业,聚焦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神经信号处理算法、临床应用解决方案等核心领域。其开发的6.5万通道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湖北省科技厅“尖刀”技术攻关项目。
今年2月,武汉协和医院与衷华脑机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从精准界定脑肿瘤边界到采集脑电信号、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等方面深度协作。此次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芯片,也是联合实验室成立后的重要成果。目前,团队已启动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脑机接口芯片临床植入工作。
黄立在华科大企业家大会上介绍,从通道数量看,目前美国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实验室的数据成果实现了3072通道,真正用到人身上植入的只有1024通道。衷华脑机已实现6.5万通道,是Neuralink的20倍。
对于6.5万通道是否用得着?黄立回应,这是一个科学和技术、科学和工程的问题。“科学上攀高峰,工程上可以降格使用、降维打击。”他表示,公司未来取证将以2048通道为主,之后还有全系列的产品。
黄立称,脑机接口未来的应用,还包括解决人脑增智、消除缺陷等一系列方向。